【摘 要】
:
背景: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是IL-1家族的细胞因子,最初在人类内皮细胞中作为"高内皮静脉的核因子"(NF-HEV)发现,主要在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中表达。ST2,又被称为Il1rl1,也属于IL-1超家族成员,它是目前已知的IL-33的唯一受体,主要在免疫细胞上表达。内皮细胞又称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构成血管内壁等多种重要功能,通过生信分析检索发现,IL-33在人内皮细胞中高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是IL-1家族的细胞因子,最初在人类内皮细胞中作为"高内皮静脉的核因子"(NF-HEV)发现,主要在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中表达。ST2,又被称为Il1rl1,也属于IL-1超家族成员,它是目前已知的IL-33的唯一受体,主要在免疫细胞上表达。内皮细胞又称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构成血管内壁等多种重要功能,通过生信分析检索发现,IL-33在人内皮细胞中高组成性表达,但在小鼠中为低表达或不表达。内皮细胞中存在一类特殊的血管内皮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它是血脑屏障构成细胞之一,具有特殊的过滤功能。IL-33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高水平组成性表达,尤其是CNS定居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能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既是内皮细胞的一员又是CNS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其IL-33表达尚不清楚。同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神经定居细胞释放的IL-33有何效应,也需进一步探究。此外,心脏也是IL-33组成性高表达的器官,心血管内皮细胞作为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重要联系,是否表达IL-33及接受IL-33的调控也未明晰。目的:探究IL-33及其受体ST2在小鼠脑及心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以及IL-33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1.生信分析检索内皮细胞IL-33及ST2表达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L-33/ST2表达:通过使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Single cell expression atlas以及Vascular single cells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2.小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提取及培养:使用8周龄的C57BL/6及BALB/c小鼠,取其大脑皮层经两步消化法后体外分离培养,获取小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3.小鼠血管内皮细胞IL-33/ST2表达:(1)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C57BL/6及BALB/c小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L-33表达,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其ST2表达,RT-PCR检测内皮细胞在炎症相关因子刺激下其IL-33表达。(2)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心血管内皮细胞IL-33及ST2表达。(3)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及RT-PCR检测b End.3细胞系IL-3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 End.3细胞系ST2表达,RT-PCR检测b End.3细胞系在炎症相关因子刺激下其IL-33表达。4.IL-33/ST2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57BL/6小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b End.3细胞系在IL-33刺激下VCAM-1、Claudin-5及IL-33和ST2表达,QPCR检测C57BL/6小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b End.3细胞系在IL-33刺激下VCAM-1及Claudin-5表达,免疫荧光检测b End.3细胞系在IL-33刺激下CD31表达变化。结果:1.内皮细胞IL-33及ST2表达情况:生信分析显示人类多种内皮细胞同时表达IL-33及ST2,而小鼠多种内皮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IL-33/ST2,C57BL/6小鼠脑内皮细胞不表达IL-33,低表达ST2。2.成功培养了高纯度的小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3.小鼠血管内皮细胞IL-33/ST2表达:IL-33在C57BL/6小鼠原代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无组成性表达,亦不能被TNF-α和HMGB1诱导表达,但组成性表达ST2。BALB/c小鼠原代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也无组成性表达IL-33但组成性表达ST2。C57BL/6小鼠心血管内皮细胞表达ST2但不表达IL-33。b End.3细胞系组成性表达IL-33及ST2,在TNF-α和HMGB1刺激下IL-33表达无明显改变。4.IL-33/ST2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低浓度IL-33对C57BL/6小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b End.3细胞系VCAM-1、Claudin-5、IL-33及ST2表达无明显影响,高浓度IL-33刺激可增强原代内皮细胞及b End.3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及CD31表达,但对VCAM-1、IL-33及ST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1.成年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心血管内皮细胞不表达IL-33。2.永生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表达IL-33。3.IL-33作用于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使其紧密连接增加。
其他文献
目前网络安全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大多面向的是网络攻击领域,对网络攻击的方向、目标、频率以及地理位置进行可视化。而对于漏洞利用过程,现有的漏洞攻击检测技术往往只关注漏洞攻击行为的存在性,而动态内存检测技术只能获取单一的内存错误信息,缺少一个能直观地展现二进制漏洞利用过程并可视化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记录—重放”的二进制漏洞利用过程可视化的方法,分析缓冲区溢出、fastbin攻击等漏洞利用方法,并对其获取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甚至全球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以“万物互联”为特征的物联网拓宽了数据源头,智能算法挖掘出数据的多元应用形态,人们发觉数据网络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日常生活社交也愈发便利。大数据时代下,个人数据背后蕴藏的价值日益凸显,数据产业不仅成为商业发展中各企业觊觎的对象,更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个人数据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与个人隐私息息相关,但是数据的利益价值势必会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优质与便利的服务,并且不断推动新技术的创新和迭代。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互联网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这些功能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作为保护互联网用户信息安全的屏障,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方向。每当用户对WEB应用系统中的资源进行访问时,都需要先进行登录操作验证身份。针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非法用户登录
智库诞生于现代历史进程中,是政治与智识结合的产物,深深地扎根于政策与社会进程中,以一种传统而现代的方式影响着政策及其制定者,也影响着信息需求愈发强烈的公众群体。从国别研究的角度来看,智库的历史叙事带有鲜明的国家、民族特点。英国智库发展历历百余年,共有三波浪潮,各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政策进程呈现出相互建构的关系,最终确立了学术性与时效性并重的基本原则,以多样化的方式塑造并影响着英国的“意见氛围”
第一部分HO-1-hPMSCs在PDC模型中的作用目的:利用绒毛-蜕膜共培养系统(Placenta-Decidua-Coculture model,PDC)模型验证hPMSCs和HO-1-hPMSCs对滋养细胞侵蚀和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的促进作用。方法:分离提取培养hPMSCs,并使用慢病毒转染hPMSCs使其过表达HO-1基因,收集hPMSCs和HO-1-hPMSCs条件培养基。实验分组为Contr
YH在线B2B电子商务平台是围绕“一条鱼、一块肉、一粒果、一袋米、一桶油”五大品类交易的综合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是YH在线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YH食品发展的关键。YH在线平台重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但是平台处于发展初期,累积的交易信息少,无法对企业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估,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导致平台存在“想贷不敢贷”难题,影响整条供应链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风险控制模
【研究背景】胰岛素过量致死的死亡机制可被基本分为:严重低血糖脑损伤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衰竭、胰岛素制剂成分过敏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肺栓塞等。其中,严重的低血糖脑损伤致CNS功能衰竭是主要的致死机制。故而对胰岛素过量后CNS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发现其确切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进而寻找到相对稳定的诊断指标。由于胰岛素是人体生理情况即可产生的内源性物质,
推荐系统对于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至关重要。用户期望在现代的电子商务、娱乐和社交媒体平台中获得个性化的内容,而平台则期望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项目以提高用户忠诚度。伴随着网络数据指数级的增长,传统推荐技术存在的弊端日益凸显。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推荐技术领域的价值被不断发掘。为了缓解用户交互数据缺少和无法推荐新项目对推荐性能的影响,将深度学习技术与推荐系统相结
富勒烯的中空碳笼内嵌入金属原子或团簇可形成内嵌金属富勒烯(Endohedral Metallofullerenes,EMFs)。将内嵌金属富勒烯通过液液界面沉积法组装为外观规则、尺寸均一的微纳结构在光电器件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目前,人们对含铒内嵌金属富勒烯研究较少,对其微纳结构也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并且由于铒原子特殊的荧光性质,其在荧光追踪等领域不乏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含铒内嵌金属富勒烯进行了合成
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各国正在积极探索先进的清洁燃烧技术,寻找新型的绿色替代能源。燃烧作为能源供给的主要方式之一,掌握燃料详尽的燃烧机理,对于发展燃烧技术、推广替代能源以及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燃烧反应动力学则是研究燃烧反应机理的有力工具。本论文选取了合成气和生物柴油两个燃烧反应体系,对其展开了系统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对于合成气燃烧体系,选取了燃烧过程中的重要基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