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a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背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主要并发症。目前在国内尚无关于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发病率,相关因素,描述其治疗,分析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纳入本研究的共有15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9例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率5.8%,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与尿β2微球蛋白升高相关。9例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中,1例患者确诊后未经治疗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8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1例完全反应,6例部分反应,1例治疗失败。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与不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相比,两者总生存无统计学差异。针对上述9例患者,从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计算,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达34个月。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尿β2微球蛋白升高与中国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对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良好。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预后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的:相当一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复发,目前,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仍是一项需攻克的挑战。本文探讨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使用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对治疗的总反应率,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结果:共有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对伊布替尼耐受良好,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高血压。1例患者完全缓解,另外4例患者达部分缓解。中位随访3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33个月,中位总生存38个月。结论:提示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耐受良好,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本论文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方法在5-10 kPa的相对较低的氮气压下,首次成功地合成了立方相的CrN、γ-Mo2N和β-W2N纳米超细粉。主要分析了氮气压的高低对合成CrN、γ-Mo2N和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邻里之间不可缺少的户外社交活动空间,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成为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场所,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的即时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并将大数据技术与公共交通、医药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相结合,从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哈密顿体系下辛方法是一种哈密顿系统算法,具有保持体系基本特征的特点。LC电路在通信、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振荡规律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辛方法拓展到
在"运动的相对性"的教学中,笔者根据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要求,从学生的已有认识出发,让学生在自发、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循序渐进,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并在巩固性多元化训练
随着光伏发电、电池储能、变频供电等直流应用的大量涌现,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直流微电网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组成直流微电网的基础单元—变换器,在显
高校校园网由于自身的特点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严重关注。文章根据目前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来分析其成因,并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套基于分层控
“藏彝走廊”民族音乐遗产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处于濒危的境地,其保护具有紧迫性。除应申请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对民族音乐遗产保护外,也
本文利用2006—200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冬季雾综合观测资料和2010年广东湛江东海岛春季海雾综合观测资料,研究了雾宏微观物理结构与湍流、辐射、气溶胶的相互作用。着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