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与维修加固已成为混凝土结构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损伤评估方法,对遭受损伤的新建和改建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和评估是工程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与维修加固已成为混凝土结构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损伤评估方法,对遭受损伤的新建和改建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和评估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描述混凝土试件在经历各种荷载作用下,微裂纹萌生、扩展、汇集而造成材料的损伤过程,本文利用Najar损伤理论对混凝土在多轴加载条件下的损伤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对混凝土开裂破坏的机理、损伤理论和各种类型的混凝土损伤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述,在此基础上,从能量损伤的角度出发,基于经典Najar损伤理论,利用高精度的Simpson积分方法建立了损伤模型及损伤演变方程。其次,本文重点是将单轴加载条件下的混凝土损伤模型推广应用到三轴受压状态,对单轴和多轴加载状态下混凝土损伤进行分析,为建立多轴加载条件下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奠定理论基础。主要考虑的加载方式包括:单轴压缩、单轴拉伸、恒定单侧压比例加载,恒定不等双侧压比例加载,三轴比例加载及三向等压加载。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多轴受压和单轴受压作用下的损伤有相似的发展趋势。各种类型加载历史下混凝土损伤都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增大,且初始加载阶段损伤发展较快,加载末段损伤发展缓慢并趋于稳定值。但是,在相同应变历史条件下,三轴受压下的损伤值比单压下的损伤值明显偏小,而且随着侧压比例的增大损伤进一步减小,说明侧压有效限制了混凝土损伤的发展。另外,三向等比例加载状态下混凝土损伤近似沿直线增长,且损伤增长速率非常小,说明这种加载状态对于充分发挥混凝土受压特性是最有利的。最后,本文还以三轴比例加载为例,推演了峰值应力处损伤与峰值应变的关系,在一定加载比例范围内,可以利用混凝土峰值应变快速推演得到混凝土的损伤。
其他文献
双塔连体结构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它由两个高层建筑(塔楼)和连接它们的架空连体共同组成。国内外的学者对这种结构进行过许多试验和理论研究,但是这些研
收缩开裂是影响现代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而干缩变形又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干缩变形随着距离干燥表面距离不同呈明显的非一致
随着臭氧氧化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臭氧氧化含溴水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溴酸盐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溴酸盐因其较高的致癌可能性,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入2B级
桩网结构路基具有施工工期短、侧向变形小、工后沉降小等突出优点,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网结构路基受力机理非常复杂,路基内部土拱效应以及土工格栅受力机
土坡失稳大多出现在雨季或暴雨之后。因此,研究降雨对土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及准确预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复杂工程问题。本文针对土质高边坡在降雨条件下
近年来,国内外地震频繁发生,已有多地边坡遭受地震灾害,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由于地震影响下破坏的边坡与自然破坏边坡的不同,这使治理震后边坡病害显得尤为重要;而对边坡土
本研究采用表面活性剂和双氧水(H_2O_2)联用的方式调理污水厂的剩余污泥,目的是改善污泥的脱水效果,表面活性剂选择了以下三种: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及烷基糖苷(APG 0810)。通过对比试验筛与H_2O_2联用时的最佳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最佳表面活性剂CTAC和双氧水联用时各影响因素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影响强弱,并确定了两者联用时改善污泥脱水的最佳试验条
尺寸效应是节理岩体力学性质的重要特征,表征单元体(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Volume)是尺寸效应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围绕岩体力学性质的尺寸效应对节理岩体的变形参数与强
土石坝是全世界水利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水利建筑物,而其中的心墙坝又是应用较广泛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土石坝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最值得关注的。据统计分析,渗流问题是影响大坝
极低屈服点钢材的屈服点很低,屈服应变仅仅为普通钢材的1/2.5,变形能力约为2倍。极低屈服点钢材在焊接性能、抗火性能、施工方法、加工工艺以及耐久性等方面与普通的结构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