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实验性早接触的咀嚼运动轨迹特征。
2.分析实验性早接触与正常(牙合)咀嚼运动轨迹的关系。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26名青年人正常(牙合)受试者(男10例,女16例)。采用Bio—PAK口颌功能诊疗系统的EGN记录仪,记录受试者首选咀嚼侧(没有则选右侧)正常咀嚼时的咀嚼运动轨迹。当口香糖充分咀嚼软化后,嘱受试者咀嚼20秒,记录该侧的咀嚼运动轨迹。排除不完全,不规则的异常咀嚼环;选择五个有效咀嚼环,主要观察冠状面咀嚼运动环的形态。根据闭口轨迹的方向进行咀嚼类型的分类,分为垂直型和侧向型咀嚼。
在受试者首选咀嚼侧(没有则选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上,用帕娜碧亚树脂粘结剂粘固厚度为0.10mm的金属铜片形成实验性早接触点。使加高的模拟早接触点与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接触。再次记录受试者实验性早接触时的咀嚼运动轨迹。
对两次记录进行以下指标分析:①咀嚼周期时间、开口时间、闭口时间、咬合接触时间;②闭口角和开口角的角度;③最大开口速度和最大闭口速度;④垂直向下位移,闭口侧向位移,开口侧向位移。
采用SPSS16.O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中获得的各组数据进行分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结果:
26例正常(牙合)受试者中,15例为侧向型咀嚼,11例垂直型咀嚼。正常(牙合)者冠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呈规则环形,表现为下颌从ICP开始,先向咀嚼对侧滑动一段距离,尔后张口由咀嚼对侧逐渐转向咀嚼侧,再闭口至ICP进行下一次循环。受试者实验性早接触时的咀嚼运动轨迹,垂直型与正常(牙合)时的形状相似,但是咀嚼过程中的时间参数,位移参数发生改变,位移幅度减小;15例侧向型者中9例形成了闭口时的(牙合)干扰,咀嚼运动轨迹发生异常,表现为在ICP附近的凹形闭口运动轨迹。
26例受试者正常(牙合)和实验性早接触的比较,结果显示闭口时间和闭口角角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性早接触时闭口时间延长,为0.30±0.05s,正常(牙合)为0.28±0.03s。实验性早接触的闭口角62.1±15.0°大于正常时的58.2±15.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侧向型和垂直型受试者正常(牙合)时的比较,两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的闭口角、开口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向型开口角为120.6±17.8°,垂直型开口角为77.9±7.5°;侧向型闭口角为46.1±5.1°,垂直型闭口角为74.7±5.7°。
侧向型咀嚼和垂直型咀嚼正常(牙合)和实验性早接触时的比较,侧向型在咀嚼时间参数中,闭口时间改变明显,实验性早接触时闭口时间延长。其中实验性早接触时的闭口时间为0.32±0.06s,正常(牙合)时为0.28±0.03s。实验性早接触时的闭口角50.8±5.5°大于正常(牙合)时的闭口角46.1±5.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垂直型咀嚼者各参数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实验性早接触对侧向型咀嚼者的咀嚼运动影响大于垂直型咀嚼者。
2.实验性早接触对侧向型咀嚼者的咀嚼周期闭口时间、闭口角角度、开口侧向位移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