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SCD1基因与膜流动性的关系并为大黄鱼的抗冻性能提高提供一种新思路。为了增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在寒冷条件下的抗冻性,本研究对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一个关键性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进行了研究。一下是研究结果:1、对大黄鱼SCD家族中的SCD1基因进行了克隆与鉴定(已上传至Genbank,登陆号:KP731998)。大黄鱼SCD1基因全长1388bp,编码335个氨基酸。与鲈鱼(Dicentrarchus labrax)(Genbank登录号:FN868643.1)的SCD1序列有98%以上的相似性。2、对大黄鱼SCD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且该蛋白没有特定的亚细胞定位,推测其是在细胞质中发挥功能。3、对该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组织特异性分析,通过半定量RT-PCR的实验手段表明了SCD1广泛表达于脑、脾脏、肝脏、肾脏、心脏和肌肉6个组织,其中肝、肾和心脏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利用SCD1基因原核表达出来的蛋白制作了SCD1基因的特异性抗体,用于荧光免疫化学实验,实验结果同样证明了SCD1基因在脑、脾脏、肝脏、肾脏、心脏组织中有广泛表达。同时荧光免疫实验还证明了SCD1基因是表达于整个细胞质中而不存在细胞器特异性。这也证实了之前通过序列对于其亚细胞定位的预测。4、把SCD1基因与真核载体相连转染至鲤鱼上皮瘤(EPC)细胞中,以观察SCD1基因过表达对于真核细胞的影响。5、为了定量的评价SCD1对于真核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对转染的EPC细胞进行了光脱色荧光恢复实验。实验是在细胞的最佳温度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SCD1基因的细胞有更高的细胞膜流动性,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与空白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6、为了更好的理解低温条件下SCD1基因的表达与流动性的关系,本研究设置了一系列的温度梯度(16℃-22℃),在不同的温度下来检测过表达SCD1细胞的膜流动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上升,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膜流动性都有增加,但是在每个温度梯度内,实验组还是有较高的膜流动性,与其他两组之间依然有显著性差异。只有在16℃时,其中一个参数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没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温度过低造成了膜由液晶相变成了凝胶相,使其膜的性质与功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综上,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膜流动性的变化来探究SCD1基因的调控细胞膜表面脂肪酸含量比例的能力,进而为增强细胞对寒冷的耐受力,为提高大黄鱼在冬季的耐寒能力提供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