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cv-aCO2/Ca-cvO2在脓毒症休克复苏早期与微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本方法为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休克病人41例,其中男性患者26人(63.4%),女性患者15人(36.6%),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基础疾病、APACHE Ⅱ、SOFA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液体复苏使其6h内中心静脉压(CVP)达到8mmHg,ScVO2>70%,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尿量≥0.5ml/kg/h,若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优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分别在复苏0h和复苏后6h检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及动脉血气的乳酸(Lac)、PaO2、SaO2、血红蛋白(Hb)、PaCO2、PcvO2、PcvCO2、ScvO2 等。计算 Pcv-aCO2、Pcv-aCO2/Ca-cvO2 比值和乳酸清除率(LCR);应用光纤暗视野成像技术测量总血管密度(Total Vascular Density,TVD)、灌注血管密度(Perfused Vascular Density,PVD)、灌注血管比例(Proportion of Perfused Vascular,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icrovascular Flow Index,MFI)、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对比研究 Pcv-aCO2/Ca-cvO2、Pcv-aCO2、LCR 与微循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例研究对象,其中死亡17例,存活24例。1、复苏 0h Pcv-aCO2/Ca-cvO2与微循环参数(TVD、PVD、PPV、MFI、HI)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0、0.603、0.712、0.553、0.648,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6h Pcv-aCO2/Ca-cvO2与微循环参数(TVD、PVD、PPV、MFI、HI)的相关系数 R 值分别为 0.528、0.643、0.709、0.549、0.625,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aCO2/Ca-cvO2的变化可反映脓毒症休克患者微循环变化。2、经ROC曲线分析,Pcv-aCO2/Ca-cvO2、Pcv-aCO2、LCR 的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 0.786、0.752、0.744,Pcv-aCO2/Ca-cvO2联合LC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Pcv-aCO2联合LC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两两联合预测价值均优于任一单一参数。3、经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复苏后6h的Pcv-aCO2、LCR、Pcv-aCO2/Ca-cvO2是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因子。结论:1、Pcv-aCO2/Ca-cvO2在复苏早期可客观反映微循环情况,也许可以用来指导液体复苏。2、复苏后6h的Pcv-aCO2/Ca-cvO2、Pcv-aCO2是脓毒症休克患者28天死亡危险因素。3、Pcv-aCO2/Ca-cvO2联合LCR或者Pcv-aCO2联合LCR均可提高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优于其他任一单一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