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携带穿孔素1 (perforin 1,PRF1)基因突变型和无PRF1基因突变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s,HPS)患儿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RF1基因变异型和无PRF1基因突变患儿的免疫细胞功能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1)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8例(P1-P8)治疗后HPS患儿、5例(P1-P5)患者的父母及同胞纳入研究,诊断标准依据国际组织细胞病协会修订的《HLH-2004诊断和治疗指南》。以30名门诊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2)提取DNA后,采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分段扩增PRF1、UNC13D (unc-13 homolog D)、STX11(syntaxin 11 )、STXBP2 (syntax:in binding protein 2)基因外显子,直接测序后与基因库的PRF1、UNC13D、STX11、STXBP2基因序列进行在线比对,确定有无相关的碱基突变及造成的氨基酸改变。(3)通过ExPASy网站在线分析系统进行PRF1蛋白构象生物信息学分析。(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以及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 8例患儿中有3例存在PRF1外显子编码区杂合错义突变:P1为复合杂合错义突变R4C和R33H,其父、兄也存在相同突变;P2为杂合错义突变V50L,其母、弟也存在相同突变;P3为杂合错义突变R489W,其父不存在R489W,其母未参与检测,推测其突变来自母亲;另外3个基因未见突变,可明确诊断为家族性HPS第2亚型(FHL2)。(2)P1及其父、兄以及P2及其母、弟的外周血CD8+T细胞穿孔素阳性率(0-1.48%)和NK细胞的穿孔素阳性率(8.699’%-32. 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20%-30%、77%-95%),但两组间表达颗粒酶B未见明显差异。(3) P1-P8的NK细胞杀伤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结论:(1) R4C和R33H复合杂合突变以及V50L杂合突变均可导致CD8+T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表达减少,为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易感因素。(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PRF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可协助FHL的快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