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瓜是一种世界性的园艺作物,是一种杂交优势比较显著的瓜类蔬菜,但是,由于其自交系的选育周期长、工作量大,严重制约着甜瓜杂种一代的育种进程。因此,减少优良自交系的选育周期,可以大大提高甜瓜杂种一代的育种速度。通过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途径和辐射花粉授粉诱导雌核发育途径诱导甜瓜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迅速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植株(double haploid)。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加快甜瓜优良自交系的选择,提高育种速度,因此,探索单倍体发生途径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试验以8个甜瓜杂种一代为试验材料,研究甜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试验过程中,子房的发育时期、预培养方式、基因型、外源激素的添加、培养条件等主要因素,对启动雌核发育和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研究通过调节其培养条件等提高诱导率,为甜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诱导单倍体再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甜瓜杂种一代M1、M6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试验,对辐射剂量、供体植株基因型等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取材时期为下午4-5点钟采集开花前一天的子房;热激预处理最佳培养条件为30℃,黑暗预培养3d;启动雌核发育最佳培养基为MS+0.04mg/L TDZ,添加30g/L蔗糖,7.8g/L琼脂,pH值5.8;在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激素NAA,在添有6mg/L2,4-D和2mg/L6-BA的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2,4-D最佳作用时间为7d,因此,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7d后转接到不添加2,4-D的分化培养基上;最适于启动雌核发育和胚状体诱导的基因型为甜瓜杂交种M1。辐射花粉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为600Gy时诱导效果好于300Gy情况;甜瓜杂交种M1更适合作为辐射花粉授粉诱导单倍体的试验材料;诱导培养基选定为基础MS培养基。试验通过甜瓜杂交种M1在辐射剂量为600Gy诱导条件下获得4株再生植株,其诱导率极低,仅为0.64%,经倍性鉴定其中有2株为单倍体植株,由此可见其单倍体诱导率仅为0.32%。
其他文献
南瓜是黄瓜、苦瓜等瓜类主要的砧木种类,常见栽培种包括中国南瓜(C. moschata)、印度南瓜(C. maxima)、美洲南瓜(C. pepo)、灰籽南瓜(C.mixta)和黑籽南瓜(C. ficifolia)。目
通过建立桃叶线粒体DNA提取方法、利用PCR扩增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对具有不同抗寒能力的桃品种间线粒体DNA多态性是否与抗寒性相关进行了探讨。寻找细胞质(线粒体)中与树
指状青霉是造成柑橘果实采后损失最严重的病原菌。因此,研究其致病机理,有效防治指状青霉引起的病害是很有必要的。本实验通过对农杆菌介导指状青霉转化的体系进行优化,稳定
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ltilissen.et Lee,2n=2x=20)是低温长日照草本植物,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是我国的特产蔬菜。白菜薹以肥嫩的
近年来,设施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城乡副食周年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某些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复种指
miRNA是内源的非编码小RNA,主要长度在18nt-25nt,在转录水平上抑制翻译或者降解靶基因来调控mRNA的表达。miRNA在植物和动物基因的表达中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Unver et al.,2009),在植物中,miRNA主要与生长发育(David et al.,2004)、信号转导(Jones et al.,2006)、蛋白降解(Chen et al.,2005)和抑制环境胁迫、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