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叶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akebonosuji H.Okamura)是由日本引进的珍稀观赏竹,叶片呈现白色、绿色和白绿相间条纹,其中白叶可恢复成绿色。为了探究光质与叶色白转绿的关系:分别以白叶和不同复绿程度叶片为材料,接受蓝光、红光、白光处理,在0 d、5 d、10 d、15 d、20 d、25 d时间点测定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系统特性、光合效率、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研究结果如下:(1)白叶转绿过程中光合色素均含量逐渐提高,蓝光下日累积量最高。在25 d时,蓝光下叶绿素a(1.025 mg·g-1)、叶绿素b(5.400 mg.g-1)大于红光和白光;而红光下类胡萝卜素含量25 d达最高值,为0.726 mg·g-1。(2)蓝光处理前期光系统II、光系统I的活性以及用于电子传递的能力均大于红光和白光。蓝光处理5 d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0.58)和叶片性能指数PIABS(0.33)显著高于红光和白光(P<0.05);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在蓝光处理10 d显著升高26%,但红光和白光恢复滞后,20d时才显著提高;PSI的最大氧化还原能力△I/I0反应光系统I活性,在25 d为蓝光>红光>白光。(3)白叶转绿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增长迅速,蓝光与红光、白光处理差异显著。各个时间点下的蓝光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显著大于红光和白光,25d时分别为红光的1.25倍,白光的1.11倍;胞间CO2浓度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变化相反;蒸腾速率随着复绿程度的提高逐渐上升在25 d时达到最大值2.26 mmol·H2O m-2s-1,且碳同化速率关键酶的活性25 d时显著高于红光52%,高于白光41%。(4)白叶转绿过程中基粒片层由碎片状到垛叠紧密,蓝光下启动垛叠时间早于红光和白光。在蓝光下5 d时其结构已经完整,10 d时已有发育成熟的叶绿体,而10d时红光和白光下原质体仍存在大量的囊泡;蓝光下处理25 d平均单个细胞叶绿体数高于红光和白光。综上所述,蓝光下类囊体重新组装、光反应中心数量增多、光化学能转化效率提高,一致揭示蓝光相对红光和白光,通对促进受损质体提前修复加速白叶转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