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事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在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社会道德文明水准,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此之后的“十一五”期间,无论是在慈善意识普及、慈善组织培育,还是在慈善捐赠数量、慈善救助范围等方面都有着逐年提高和扩大的趋势,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已经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2011年7月,民政部颁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提出要顺应社会各界发展慈善事业的要求,继续加快完善慈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慈善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虽然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较,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政府干预过多、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慈善事业缺乏法制保障等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参与慈善运作和监管的作用。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慈善事业朝着民间化、职业化的方向变革势在必行。本文选题的目的在于分析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指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不同国家慈善事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其成功发展的经验,从而提出可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的有益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慈善事业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历史、社会和政治角度分析了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具体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及其启示;第五部分综合考虑影响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外慈善事业发展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慈善事业的民间化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