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境审计、环境治理与绿色经济增长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创造了世界奇迹。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但传统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各地频频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屡屡“爆表”的城市雾霾,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生活和工业生产,环境污染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需求的日益增长,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内容。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再到2021年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节能减排目标,无不说明着环境治理已越来越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监督机制,政府环境审计兼具“督企”和“督政”的特点,其本质目标在于促进政府和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2008年以来,上至国家审计署,下至省市各级审计机关陆续开展了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环境审计活动。那么,政府环境审计发挥了什么样的环境治理效应?虽然目前学术界有关环境审计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果,但对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且实证研究匮乏,少有学者对政府环境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给出直接的经验证据支持。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治理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功能定位、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以两大环境治理主体——地方政府和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环保投资、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经济增长三个视角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政府环境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为完善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和国家环境治理监管机制提供了政策启示。本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规划,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2章为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本章介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制度演进,总结政府环境审计的内容与特点;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提出本文研究的机会和创新点。第3章为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通过分析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治理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功能定位、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等五个方面,构建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治理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为后文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理论基础。第4章为政府环境审计与企业环保投资。本章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样本,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微观环境治理效应提供经验证据。第5章为政府环境审计与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第6章为政府环境审计与绿色经济增长。这两章基于全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地区环境质量和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宏观环境治理效应提供经验证据。第7章为研究结论。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作为国家环境治理的重要监督机制,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治理不仅具有丰富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具有机构组织设置、法律法规制定和国际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现实依据;政府环境审计通过促进企业环境治理、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经济增长实现了服务国家环境治理的功能定位。(2)在微观层面上,政府环境审计促进了企业环境治理。企业既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也是地方政府加强环境治理的主要监管对象。一方面,政府环境审计的开展对企业的环保合规性产生直接的威慑作用和监督作用,导致企业增加环保投资;另一方面,政府环境审计的开展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产生压力,引导企业增加环保投资。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治理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促进了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本文基于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在微观层面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政府环境审计强度越大,企业的环保投资水平越高,政府环境审计显著促进了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提高;与地方审计机关相比,审计署开展的环境审计对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审计机关层级越高,开展的环境审计对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大;地区法治化程度越高,政府环境审计对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在规模较大的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有政府环保财政补助的企业、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实际税负较高的企业和环保压力更大的地区中,政府环境审计对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3)在宏观层面上,政府环境审计促进了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受托责任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经济发展理念,改善环境绩效,提高环境质量也已成为地方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对环保财政资金、环境绩效和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有助于促进环保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环保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有助于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激励地方政府通过效率提升、制度创新、组织变革和绿色技术进步驱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绿色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保障地方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本文基于2008-2017年全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环境审计强度与地区环境质量正相关,政府环境审计强度越大,地区环境质量越高,政府环境审计显著促进了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地方官员晋升压力更大的地区,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程度更高的地区、法治化水平更高的地区和环保模范城市中,政府环境审计对改善地区环境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政府环境审计通过提高环保支出水平和环境治理效率促进了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本文基于2008-2016年全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样本,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衡量地区绿色经济增长,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政府环境审计显著促进了地区绿色经济增长;且政府环境审计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在具体传导路径上,政府环境审计通过提高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对外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地区绿色经济增长。以上研究结论为政府环境审计在宏观层面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由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功能定位、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等五个方面所组成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政府环境审计促进国家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微观到宏观系统检验了政府环境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环境审计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环境治理,还显著促进了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经济增长,为政府环境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支持。(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拓展了微观到宏观的研究范式。本文以环境治理的两大主体——地方政府和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上市公司的微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级市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提高地区环境质量的促进作用,并从环保支出和环境治理效率两个方面检验政府环境审计促进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的机制;最后基于地级市样本数据研究政府环境审计对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微观到宏观,从环境治理过程到环境治理结果,逐步检验政府环境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有助于揭示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治理的传导机理。(3)本文紧密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深入研究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在国家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政府环境审计在促进国家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为当前阶段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政策工具选择提供了新的启示。同时,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政府环境审计治理效应研究也为环境审计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增量证据。
其他文献
兼并与收购(Mergers&Acquisition)是重要的公司活动,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和可观的收入。然而,关于并购绩效的一些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先前的证据表明,主并公司通常不会获益,并且其在完成并购的一段时间后遭受重大损失:并购时的股价波动高估了未来的效率收益,并购后的股票负异常回报令投资者不安,这与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不一致。研究表明,主并公司在并购前的盈余管
学位
心脏磁共振(CMR)非对比剂成像技术对评估心脏微循环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MR负荷成像与T1 mapping技术相结合的负荷T1 mapping技术无需对比剂即可进行心肌缺血的诊断以及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评估,从而为临床评估早期心肌病变提供客观的定量依据。就心肌负荷T1 mapping技术成像原理、主要序列、负荷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期刊
本文的研究基于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及有限理性假设,将决策参与者的妥协心理作为影响投资决策的变量之一,设定了以风险承受度为自变量的投资决策模型,以研究投资决策参与者是如何达成共识的。具体地说,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在第二章中,依照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将投资小组成员视为稀薄气体中的分子,按照分子能量交换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设定了投资参与者风险承受度的动力学模型和投资决策的动力学模型,其中,投资决
学位
金融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受到外界干扰后,其关键功能无法再有效执行。金融不稳定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它的最高层次表现形式—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损失更是惨重。所以说,对金融不稳定的测度及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现有金融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本流动性的角度出发,建立流动性基准指标,将M2/M1作为衡量非洲金融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和代理变量,详细研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零售业的销售模式也由传统的经销商层级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终端销售模式。身处数字化时代洪流中的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存货管理模式。存货数字化管理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存储、共享存货相关的一系列数据,加强数据的分析、研究,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和规律,将存货贯穿的整个生产经
学位
作为描述金融市场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波动率对参与者的投资决策、资产管理、风险对冲等行为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学界与业界度量波动率的方法主要有基于模型和无模型两类,其中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发布的无模型波动率指数(VIX),因其可以实时动态地精准衡量市场波动程度和投资者情绪,已被当作美国股票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晴雨表”。与此同时,CBOE发布的VIX衍生品可以用来对冲标普500指数的投资风险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任何一国的发展都难以独善其身,各国经济祸福相依,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随着交通与通讯成本的下降,“碎片化”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越来越多的商品不再由某个单一国家生产与销售,而是由多个国家垂直分工协作完成,各国承担产品生产的部分环节,通过使用来自国外的中间产品完成最终产品并出口,从而推动了全球价值链(GVC)的形成与发展。由
学位
回顾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以来的风雨历程,从一开始的恢复重建,到之后的规范发展,以及现在的国际化发展,每个阶段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都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自1980年,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重建以来,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比如1988年的“脱钩改制”以及2007年的“做大做强”等,显著提升了本土事务所的市场竞争力,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规模上的扩张。在2016年12月颁布的《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学位
2007年我国开始发行企业债券,借着经济发展的东风,公司债券的发展十分快速。直到2014年3月,国内公司债券出现了第一例违约事件。可以说这并非偶然,在随后的几年里,债券违约事件越发频繁,尤其是在2018年后,债券违约的数量及规模如“火箭”般直线上升,究其原因,是国内企业制度、市场发展、市场监督、投资者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造成。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洞悉发现,诸如信贷违约、信托违
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中各类参与者间的联系愈加紧密。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上市公司调研和路演活动大幅降低,大量公司通过线上形式与投资者进行交流,分析师调研活动也由线下转向线上。交流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市场各类参与者间的交流频率,改变了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方式,对资本市场“无形之手”的运行机理产生深刻影响。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投资者网络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比历史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投资者网络的存在使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