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Arachis h知pogaea L/m)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据统计,2015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达到462万公顷,花生产量1644万吨。然而花生在收获后如果不能及时干燥容易产生腐败变质,食用后影响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大部分花生产地仍然采用田间自然晾晒的方式干燥花生,该方法干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对天气的依赖程度大。本论文以新鲜花生为试验原料,进行花生热风干燥工艺研究。旨在为花生热风干燥工艺以及设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本试验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得到本次试验花生初始含水量为47.91%。在花生干燥特性研究的试验中,绘制花生干燥特性曲线,观察花生干燥过程降水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的干燥过程为全程的降速过程,分析可以将全程降速阶段分为三个不同干燥速率的降速阶段,得出花生的干燥特性是由花生仁与花生壳不同的干燥特性共同决定的。在花生薄层干燥试验模型的研究中,在不同风温和风速下,对花生进行薄层干燥试验,对花生水分比数据与所选三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Page模型的匹配程度较好,回归效果显著,并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的模型公式,经过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拟合良好。在花生热风干燥参数单因素试验研究中,分析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料层厚度不同的干燥参数对花生降水率的影响,并绘制干燥曲线,对试验后物料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花生干燥到安全贮藏含水量的时间随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的升高而减小;花生干燥到安全贮藏含水量的时间随料层厚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热风温度为58℃和64℃时,花生的感官性质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在花生热风干燥优化工艺的研究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干燥到安全贮藏含水量(10%以下)所需时间和能耗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花生热风干燥主要因素(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料层厚度)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得到最优参数:热风温度为46℃,风机频率为35Hz,料层厚度为30cm,验证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所得到的结果相符。对花生热风干燥增加缓苏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并与连续干燥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了缓苏环节之后,在缓苏环节的干燥速率虽然很低但不为零,更能说明缓苏阶段也是一种干燥过程。在干燥初期,物料经过缓苏阶段进入干燥试验台之后干燥速率要高于连续干燥工艺中相同时间段的干燥速率;在干燥后期,连续干燥与加入缓苏工艺后的干燥速率相差不大,可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