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弹性流体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l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发展了一种可以用于处理粘弹性流体流固耦合的数值方法,并用该方法模拟了单根柔性丝线和铰接在固定圆柱后端的柔性丝线在粘弹性流体中的流固耦合问题。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  (1)发展了一套模拟粘弹性流体流固耦合的有效数值方法,其中:采用格子波尔兹曼方法(LBM)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N-S)方程;非线性有限元方法(nFEM)求解柔性固体的运动方程;有限差分方法(FDM)求解粘弹性流体的本构方程,其中对流项离散采用无震荡的高阶迎风格式(VONOS格式);最后,采用罚方法的浸没边界方法实现流固耦合。  (2)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模拟粘弹性流体的二维伯肖叶流动,将计算结果与该问题解析解进行对比;计算经典的圆柱绕流问题,与前人的工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中粘弹性流体运动方程求解器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模拟牛顿流体中丝线的拍动问题,并与前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流固耦合求解器的可靠性。  (3)研究流体弹性效应对单根丝线拍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对于流体弹性效应较弱的情况(We<20),柔性丝线从稳定(静止)模态过渡为周期性拍动模态的临界质量比随着We数的增加显著增大;而对于弹性效应较强的情况(We>20),临界质量比随着We数的增加渐近地趋于一常值。另外还发现,当质量比给定时,拍动丝线的阻力系数、拍动幅值和拍动频率均随We数的增加而减小。以上发现表明,流体弹性效应的增强对丝线拍动和尾迹流动失稳脱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研究了流体弹性效应对铰接在固定圆柱后的丝线拍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在粘弹性流体中,圆柱后的丝线的运动模态除了简单的对称模态(模态S)和非对称模态(模态 A),还存在着一种过渡模态(模态I),丝线从模态A转变到模态S的临界长度LAS以及从模态A转变到模态I的临界长度LAI均随着流体弹性的增强而增加。同时,计算结果还发现,不同长度、不同抗弯刚度的丝线所受的阻力随着We数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光伏电站乃至微网系统中直流断路器如何快速、稳定的开断故障电流是微网保护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现有光伏电站中开断故障电流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研究光伏电站发生短路
康小江同志由于工作突出,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培训者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中央电化教育馆授予“英特尔·未来教育优秀培训者”称号.先后获得河北省
期刊
本文针对封闭腔声振耦合问题,对简单规则模型、以及简化的汽车模型的内部低频噪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探索出了一套分析与预测低频噪声的方法,为封闭腔声振耦合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
自2013年开始,雾霾便成了年度热词,国内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虽然国家不断出台雾霾整治策略,国内的空气质量也在逐年改善,但雾霾问题
课堂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好课堂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现实科学教学中,课堂实验的效果
光伏发电是当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应功率等级的变流装置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变流器并联技术能够很好的提高功率等级,有助于并网谐波的抑制同时能够满足光
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各个学科的改革,美术学科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彻底改革.尤其是当下数字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柔性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静止无功补偿等场合,其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电能质量和输配电系统效率。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会在我国未来电网的发展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多电平换流器由于其输出波形谐波含量低、功率器件电压应力低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压大功率领域中。在众多多电平拓扑中,模
氧化锌避雷器(MOA)在实际运行中,内部老化和受潮后,阻性电流会大幅度增加,使其阀片温度升高,一旦系统中有过电压产生,将会使避雷器产生热崩溃,甚至使避雷器爆炸,从而使避雷器失去保护作用。因而为确保避雷器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在线监测避雷器的运行状态。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现场采集部分、GPRS透传模块传输部分和远程监测中心系统管理部分,现场采集部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对避雷器的阻性
本文针对风电并网的特点,将风电输出功率作为“负-负荷”来处理;在引入“等效负荷”概念基础上,研究了风电场接入地区电网后的超短期等效负荷预测方法:将风电输出功率与负荷分别预测并进行叠加得到“等效负荷”预测值。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理论的处理非平稳风速的新思路,以期得到若干近似平稳的风速分解序列来分别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模型。其次,采用动态分类方法解决了超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