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以重庆市秀山县规划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dl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为了解决这个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土地利用规划。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土地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协调城乡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实施的几轮规划在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过去的规划对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空间配置研究较少,规划目标和实际利用有一定的空间错位,造成了规划的频繁调整。因此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始之际,本文引入新的技术方法在空间配置层面上探讨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配问题,对此轮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在总结和评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之后,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情况,并在以上的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构建指标分配的空间模拟,最后利用CLUE—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空间配置,输出几期土地利用模拟图并进行验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体框架。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内涵、目标和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还有现行的土地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空间分配技术方法。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利用状况 第四部分对秀山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和分析。主要包括:论述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确定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收集和处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判定回归模型的准确性等。 第五部分是借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CLUE—S模型实现了规划指标空间结构模拟。主要步骤包括模型参数的设定、空间模拟、模拟结果验证和最终结果分析等。 第六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
其他文献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的新形势决定了对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性。村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方面,是新时期、新阶段各级建设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论文选择村庄建设
植被因子是水土流失预测模型的关键参数之一,也是评价水土保持成效的重要依据。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尺度上科学合理的结构性植被因子定义及其提取是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与生态环境
岩溶地貌在世界范围内发育较广泛,我国的岩溶地貌具有分布广、类型多等特点,以西南和华中地区分布最广。我国对岩溶地貌的研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近年通过地质学,地貌学,环境
的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抑或金融危机,世界各区域之间已展开创新竞争、正寻求低碳化经济模式和发展的可持续机制;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旨在促进区域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其区
学位
互助游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行方式,其标志性事件发生在2003年,有个叫仲一的年轻人通过网友的帮助,以3000多元的花费周游了国内31个城镇。与主流的旅游方式不同,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