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大连轻工业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长期以来,乳酸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蔬菜及肉制品等发酵食品的生产中。在其生长代谢中,乳酸菌能产生具有抑菌或杀菌效果的细菌素,不仅可以改善肠道生态,还可以用于食品与饲料的防腐,细菌素在抑制各种食物腐败菌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实验对乳酸菌素产生菌进行分离,从辣白菜中分离得到四个理想菌株Ⅱ4、Ⅱ11、Ⅱ13、Ⅱ3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发酵液,初步确定4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Ⅱ32菌株产乳酸最多、对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只对该菌株作进一步的研究。Ⅱ32菌株在MRS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过氧化氢酶、淀粉水解、硫化氢产生、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石蕊牛奶胨化、明胶液化试验为阴性;葡萄糖、葡萄糖酸盐、石蕊牛奶产酸、石蕊牛奶还原为阳性。 通过API生化反应试验、16SrDNA测序可进一步确定该菌株是L.aplantarum或L.paraplantarum。最终通过对recA-gene的PCR产物检测,鉴定菌株Ⅱ32为Lactobacillusparaplantarum(类植物乳杆菌)。牛津杯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的发酵液不仅对多数G+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G-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真菌没有活性。 另外,本实验还对Ⅱ32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实验采用的是单因子筛选法:即保持其他培养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的方法,确定出最适合生长、抑菌活性最大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 ①确定Ⅱ32最适合发酵的培养基: 通过实验表明,亚苯基乙醇蔗糖液体培养基、改进的乳杆菌选择培养基、M-肠球菌液体培养基、MRS液体培养基等四种培养基中MRS液体培养基最适合于Ⅱ32的生长且抑菌活性最大。 ②确定出最适合Ⅱ32的培养条件: 通过实验表明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粉,浓度为2.0﹪;最佳金属离子为Ni2+;最适的pH值范围为5.5~7.0,但其中最佳的pH为6.0;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0℃,其中最佳的温度为28℃。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加速了对可持续、无污染、含量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三大组分组成的,三大组分可以作为多种产品的原材料。近年来,制浆厂逐渐成为生物质精炼的重要平台。在煮浆之前将木片进行预水解,是生物质精炼重要的一方面。热水可以溶解木片中大部分的半纤维素,产生富含糖类(HDSs)和木素、糖类降解产生的非糖类物质(NSCs)的水解液(PHL)。
电视新闻连续报道是紧紧跟随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而给予持续、多次报道的一种电视新闻形式,是最能体现电视媒介迅速及时报道新闻的一种新闻报道形态.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
重症腺病毒肺炎在儿童中有较高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其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但对于流行季节内6个月至2岁的儿童,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不退,肺部表现重者,应早期完善腺病毒病原
从脂质立方液晶的形成结构特点及在药物载体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脂质立方液晶在不同给药途径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该文阐述了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及医务人员对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临床认知现状,同时对国内外常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在恶性肿瘤手术
急性肾损伤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常见病,目前用于诊断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参考指标是血清肌酐及尿量,但其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低.有研究显示,尿生物标志物对诊断急性肾损伤有着较
随着我国铁路大面积提速,铁路安全运输对货运列车装载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铁路目前投入使用的货运列车装载检测装备尚不适应新形势条件下运输安全监控的需要,尤其是直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疾病之一,机械通气作为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在帮助患者实现正常的气体交换,减少患者呼吸做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经鼻高流
摘要: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成为微纪录片的主要传播渠道,移动终端的普及又为微纪录片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增加了受众人群,这也有效地促进了微纪录片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纪录片样式,微纪录片篇幅短小,视角新颖独特,其借助于网络平台不仅优化了微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促进微纪录片向精细化和精益化方向发展,而且通过将主流审美与大众娱乐相结合,利用短小的篇幅向人们传递正能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防御机制平衡的破坏和反流物对食管或其以上部位黏膜损伤的结果,可引起典型的反酸、胃灼热症状及食管外相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