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外敷对腹腔镜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择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为治疗的干预点,通过以中药吴茱萸热熨治疗作为研究的实施方案,可为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提供参考,进一步形成有中医治疗特色的腹部外科围术期快速康复的方案,促进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病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吴茱萸热熨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吴茱萸热熨组于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两次(9am、4pm)给予中医外治法吴茱萸热熨治疗脐部的区域(含神阙、天枢等穴位),每次治疗30分钟,至患者排便3次后,观察人员如实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第一次排气及第一次排便的时间,并填写记录量表,结合记录表对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收集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评估使用中医外治法吴茱萸热熨治疗对腹腔镜肠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是否有改善作用。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要求的腹腔镜肠癌术后患者69例,剔除9例,最终符合研究60例,其中吴茱萸热熨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5岁;麻醉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时间治疗组平均为3.77小时,对照组平均3.76小时;手术时间治疗组平均3.14小时,对照组平均2.99小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组平均为25.67小时,对照组平均37.2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治疗组平均41.60小时,对照组平均55.40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排便时间治疗组平均86.57小时,对照组平均106.87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外治法吴茱萸热熨治疗可对腹腔镜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产生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正>在初中"液体的压强"教学中,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无关这一点却让学生很难接受。学生常常误认为,容器中的液体质量越大,容
[目的]观察运用旋覆四磨合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旋覆四磨合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并随机与单纯西医对症治疗组作对照,通过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优化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格局,使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点,促进中国同中亚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区域合作。天山北坡城市群以乌(乌鲁木齐)、昌(昌吉)、石(石河子)核心,是中国唯一面向中亚五国的陆桥型城市群,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承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践的核心地带。这既给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2岁以内)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6个月内婴儿多见,发病以冬春季最多,常以喘憋为突出临床表现,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本病起病急
背景/目的: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达到876,000人,而因胃癌疾病而死亡者达到647,000人次。近年来,我国的胃癌临床发病率也呈
丽江纳西族先民开创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其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很具有东巴文化的"东巴舞"被称为"活化石",作为纳西族先民遗留下来的的一项体育文化遗产,在生产力日益发达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因其变异快、感染性和致病性强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家禽业和人类健康。为研制具有广谱保护性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通用型亚单位疫苗,本研究分析和对比各分
随着我国中产阶层规模和比例的不断上升,有效化解其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条件和制度
<正>随着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教材衔接的不断加深,部分初中化学的内容已渗透到小学科学教材中,如有关二氧化碳的内容已经出现在各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里。然而,小学科学教材中
法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共识。要实行法治,就应认真对待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法治的基本要素。沿循法治原则变迁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虽然法治原则具有普遍的面向,但受制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