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中对合成词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合成词结构的分析,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分析合成词的构成要素(即语素)间的结合关系,从而解释合成词是如何构成的;另一方面是对于合成词词义的研究,包括对语素义的研究和对合成词词义与构成要素语义之间关系的研究等。研究者们在进行语义研究时,常会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以期更好地解释词的多义性现象。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流长,中国的汉字在古代传到了日本,日本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系统。如今的日语词汇体系中,除了包括受汉语影响而建立的“汉语”系统外,还有日语本身的“和语”系统和外来语系统。也正是由于历史上文化交流的原因,如今的汉语和日语里存在很多形态相同的的同形词(一部分是同形异义词,一部分是同形同义词),汉语的“手”和日语的「手」就是一组同形词。无论是在汉语里还是在日语里,“手”既可以单独成词,同时也可以作为语素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拥有很强的造词能力。不过,由于各属不同的语言系统,无论是在与其他语素的结合关系上还是语义上它们仍然存在许多差异。本研究从对照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汉语合成词构成要素的“手”和日语合成词构成要素的「手」的意义差别,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察。①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五版』中抽取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②整理出“手”(或「手」)在作为语素使用时的意义项。③解释各个意义项是怎样派生扩展的,考察他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④依据合成词结构对选取的所有词进行分类,并说明在某一类中“手”(或「手」)分别引申成了什么意义。⑤把“手”(或「手」)的语义在各个结构中的分布情况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并进行中日对照。本研究的结论有以下几点。首先,“手”作为语素,在汉日两种语言的两语素合成词中共有16个义项,其中汉语有9类,日语有16类,可见日语的「手」比汉语的“手”的语义更加丰富。其次,日语词典中对「手」的语义解释比汉语词典对“手”的解释更加完善,本研究认为应该对汉语词典“手”的义项进行补充。第三,“手”的语义扩张方式有隐喻和转喻两种。日语中的「手」(无论是日语汉字词的「手」还是和语的「手J)和汉语中的“手”一样,语义扩展方式以转喻为主,而且转喻用法都集中在修饰关系中。而汉语的隐喻用法多见于并列关系,日语的隐喻用法多见于修饰关系。最后,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手”的原义和“人”这两个义项使用频率都要高于其他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