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已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大众符号,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手机众多强大而便捷的功能的实现,除了手机各功能系统的支持外,手机天线提供了最基本的频率覆盖要求。在手机从通信类产品逐渐过渡到大众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手机天线除了频率覆盖要求外,还要做到小型化,低剖面,低造价,低辐射等特点。这对手机天线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从基础入手探讨了手机天线的性能指标,针对应用较广的PIFA天线和单极子天线进行分析并比较,得出单极子天线将在未来超薄智能机的天线应用中更具有优势,于是对单极子天线的小型化、宽频化以及多频化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设计了两款可应用LTE频段的单极子手机天线模型。第一款天线采用了耦合馈电,双枝节辐射以及曲流等技术,将尺寸控制在14.5×56mm2,工作频带范围低频(817-1100MHz),高频( 1690-2820MHz),完全覆盖GSM850/900/DSC/PCS/IMT-2000 /LTE2300/2500 七个手机通信常用频段第二款天线创新性的采用了紧凑耦合技术,天线尺寸15×55mm2且中心镂空,工作频带范围低频(868-1046MHz),高频(1673-2921MHz),可完全覆盖GSM900/DSC/PCS/IMT-2000 /LTE2300/2500六个手机通信常用频段。两款天线均具有小尺寸,低剖面,宽频带的特性,且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