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的干预研究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ue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血脂、炎症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 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揭示阿托伐他汀对CSF患者内皮功能以及c EPCs数量和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而探讨他汀类药物及c EPCs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旨在为CSF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用校正的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分级(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选取因胸痛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并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他汀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4周,同时选取50例有胸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无心脏病患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内皮素-1(ET-1)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以比色法测定NO水平;研究CSF患者治疗前后c EPCs的数量及功能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他汀组治疗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降低,他汀治疗组中ET-l、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NO水平明显升高;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增加CSF患者c EPCs的数量,同时阿托伐他汀也显著改善了CSF患者c EPCs的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增值能力。结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增加CSF患者c EPCs的数量且伴随着c EPCs功能的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预后因素,探讨影响介入断流术后曲张静脉的转归、术后复发出血的原因和影响生存时间的各种因素和可能的机制;探讨其相关的
晚餐时间到了  哥们,动作快点  还是裸体凉快  哈哈,你看不到我  我也来减减肥
期刊
在非洲肯尼亚有一条马拉河,每年的10月份,都有上百万头角马从3000公里外的坦桑尼亚迁徙到这里。马拉河中有两种动物是角马们在渡河时必然要遇到的杀手:一种是世上最大、最为凶残的尼罗鳄,一种是被称为“非洲河王”的河马。马拉河是角马们要渡过的最后一条河,渡过去就进入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园”。渡不过去,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将会因缺草缺水而死。每年的10月份和次年的3月份,马拉河都会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