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已近12年时间,目前甘肃省内中小学阶段各年级已经全部实施新课程。从最初公布并付诸实施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到最新出台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程改革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启动、尝试、深化和推广,正在逐步走向新一轮的总结、深化和创新阶段。然而,新课改的推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确实需要人们的持续关注与反思。本研究关注的总体问题是“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状况究竟如何?”更具体地说,本研究关注如下几个具体问题:《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台以后,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状况如何?和之前相比有哪些变化?在整个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后的数学新课程实施还需要做哪些改进?教师和学生作为新课程实施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对于课改的变化有着最深切的体验。因此,本研究试图基于师生的共同视角,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了解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调查的具体维度涉及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学新课程的看法、对数学新教材的看法、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认识、对数学学习活动的认识以及对数学新课程评价的看法。并将此次调查的结果和2010年积累的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总结实施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数学新课改的顺利推行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师生对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有较高的认同感,但教师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熟悉程度较差;师生对数学新教材的整体评价情况较好;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数学新课程的评价依据与方式更加多元化,但“唯分数论”的现象依然存在;且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四基”和“四能”的达成情况较差。作者从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思考与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有关的问题,对初中数学课程,乃至整个义务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出如下建议: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坚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信心;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加强对数学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进一步修订与完善教科书,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更多素材;把“隐性知识”纳入教学范畴,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融合,进一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