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生力军作用。而作为青年使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的三个必要条件中,首先就是要“有理想”。他认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就如同系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此,青年价值观教育事关青年个人理想信念养成、事关青年成长方向、事关青年未来发展。而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于社会发展中的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在此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用简洁精炼的24个字涵盖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建设要求,并构成了一个各有侧重、相互融合、环环相扣、层层联结的有机整体。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对其价值观进行的培育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结构和内部关联,又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要求和自身诉求。公民是组成社会的细胞,现代社会目标的有效实现,要依赖于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及健康社会关系的有效建立。大学生也是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更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的重要公民,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教育是培育合格公民、实现社会建设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而作为组成社会的公民,应持有何种价值观念,如何塑造和培育契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值得研究的大问题、真问题。在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青年的过程中,导引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培育优良的公民素养,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程。本文分五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结构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主要想通过本章的研究解决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问题。本章从整体上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三个倡导的内部关系,即各有侧重、有机统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环环相扣、层层联结,分析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塑造价值主体、挥发道德导向的作用,并在公民层面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大学生进行培育的过程中的四方面意义,即:在“地球村”和“全球化”背景下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在“作为”与“不作为”矛盾中培育爱岗敬业精神,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场域转换中坚守诚实守信品质,在“竞争”与“中庸”冲突下保持亲睦友善情怀。第二章,国内外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和资源。着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民观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阐释了公民是“现实的人”、公民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群体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和超越。以我国古代、近代及新中国成立后为纵向时间节点,回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古代时期,梳理了儒家的家国情怀、诚信、正义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的自由观念、天地齐一的平等思想;法家个人实力至上的实力论、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国家主义道德观;墨家兼爱交利的处世观念、尚俭抑奢的生活态度。近代时期,阐释了强调个人发展,将个体看作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建立自由独立的人格;主张人们将臣民意识转换为公民意识等三种主流的公民价值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主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提出“五讲四美三热爱”;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同时,用开放的国际视野,分析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倡导天赋人权说;强调平等的权利观念;对社会公正的高度期待等。第三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系统阐述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及其与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问题。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可使这一群体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担当、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民族文化积淀传承发展的有生力量,并满足个体成长的主观诉求。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主动性和从众性、反复性和多变性、现实性和矛盾性。基于以上特点,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需要主流价值观念的有力引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大学生公民政治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社交素养的培育具有深刻意义,同时也起到了统整引领、规范约束、激励驱动和反馈评价的整体联动作用。第四章,当代大学生对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客观审视与其相关的系列问题。首先阐述了认同和践行的现状,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个体知行不一,践行程度与认同水平存在差异;群体认同高度统一,践行层次不齐;认同和践行存在反复性和不稳定性等。通过对客观现实的审照,提出认同和践行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特点”主要包括:在公民生活的认知中提高认同,在公民权责的矛盾中不断修正,在公民素质的差异中逐渐趋同,在公民意识的自觉中走向务实。“影响因素”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剖析:宏观因素,即国家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变革与文化变迁、公民平等与社会公正法治;中观因素,即学校公民教育环境和家庭健康和谐环境;微观因素,即大学生自身成长需求、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接受的特征等。第五章,开展对当代大学生在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构建有针对性的培育的目标、原则、办法和路径。首先提出培育的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社会目标包括: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合格公民养成目标、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公民素养提升目标和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公民信仰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树立公民意识,契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遵守职业道德,契合职业发展的动力需求;培育家国情怀,契合个体发展的归属需求;提升思想品德,契合全面发展的本质需求。阐释了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性原则: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旗帜;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公民为方向;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现实性原则:观照社会现实,做根基深厚的培育;观照人性现实,做深入人心的培育;观照公民现实,做因材施教的培育;观照问题现实,做有的放矢的培育。规律性原则: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遵循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接受规律;遵循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养成的普遍规律;遵循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提出培育的方法,主要有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分阶段培育与分类培育相结合,理论灌输与情感关怀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思想内化相结合。提出培育的实践路径,包括课程育人,坚守理论引导的主阵地;实践育人,搭建第二课堂公民实践平台;组织育人,强化各类组织的纽带功能;网络育人,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文化育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精髓;机制育人,建立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