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新型的公共话语平台,以网络的普及为显著特征的“麦克风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行政形态,网络正逐步塑造着民众的“数字化生存”状态。网络,越来越成为公众发表观点、阐述意见、释放情绪的便利通道,为网络舆情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一定程度上已经进入了“利益博弈时代”,各种社会矛盾聚合,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由网络诱导、干预而衍生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网络社会”的崛起,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阿基米德点”。本文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采用文献研究法、过程-事件分析方法,首先考察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与现代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主要描述了‘网络社会’的崛起与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民主政治以及传统社会心理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结合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从动态化的理论视角出发,选取“5.7杭州飙车案”作为主要分析案例,细致剖析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社会过程,即网络舆情的衍生期、分化期、整合期和淡化期。从微观角度,本文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利益主体与关键性的影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公共领域”的概念解读,归纳出网络舆情的四大利益主体,即普通网民、政府机构、媒介组织与网络推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网络舆情的关键因子,主要包括意见领袖的显现、话语符号的深化、从众行为的作用和主流媒体的功能;最后,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疏导机制和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相关思考,描述大背景下网络“风险社会”的来临;结合冲突理论、社会变迁理论等社会学相关理论,提出安全阀机制的设立、意见领袖的培育、议程设置的更新三大舆情治理的行动策略;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学科理论相关性思考:对“社会控制”理论与舆情控制、帕森斯“AGIL”模型与舆情控制的关系做出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