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学艺社作为民国时期少数的综合性民间科学社团之一,其成员遍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学科,在学术研究、科学教育、科技翻译与出版等方面影响巨大,与中国科学社并为中国近代两大综合性学术社团。中华学艺社初名为丙辰学社,成立于1916年12月的日本东京,1920年迁回上海,1923年正式改名为中华学艺社,1958年在上海结束。在42年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的历程中,该社秉承着“研究真理、昌明学术、交换智识、促进文化”的宗旨,编译出版了大量科技书籍,创办学艺大学、学艺中学,开办图书馆,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名词统一等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和普及,为中国科学建制的发展做出了体制上的早期探索和条件上的准备铺垫,并为中国科学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加深学术界对民国综合性科学社团的理解和认识,全面认识中华学艺社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科学社会史和科学社会学两个不同的视角对中华学艺社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华学艺社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深刻的历史教训作了总结。 文章的第一部分即中华学艺社的历程,从科学社会史的角度首次全面梳理了中华学艺社从萌芽、生长、成熟、曲折、恢复,直至结束的艰辛历程,并在结论部分对该过程中的是非得失进行了总结,以期呈现出中华学艺社发展的全貌。 在全面掌握中华学艺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第二部分以科学社会学的视角从三个方面对中华学艺社进行了分析,以期得出可供借鉴的经验。首先,对中华学艺社的机关刊物《学艺》在促进中国近代科学家角色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学艺》自1917年创刊以来,团聚了大批作者。他们通过《学艺》走向科学殿堂,逐步成长为中国近代学术界的杰出人才,并形成一个以《学艺》为中心的科学共同体。接着,文章对中华学艺社庞大的社员群体的社会结构和网络进行了分析。中华学艺社社员来源渠道广泛,个人情况十分繁杂,呈现出社员人数多、学历较高、留学生比例高、学科涵盖广、地域分布不平衡等时空特点。最后,对中华学艺社理事会的更替及理事会成员的社会网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要当选中华学艺社理事不仅仅取决于社员对社务的关心程度和学术上的贡献,地域因素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年龄上看,不利于年轻一代的成长,年龄是阻碍年轻社员进入领导层的要素之一;从留学国别与就读大学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关系网络。 中华学艺社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五点,一是有严密民主的组织机构;二是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三是从生活上真诚关心社员,努力拉近社员间的关系;四是极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五是竭力推进文理交融。这五条经验保证了中华学艺社42年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近代持续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民间科学社团之一。 尽管其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辉煌的,中华学艺社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未能确立“母体”社团的领导地位和学术交流上的形式化两方面。这两方面的问题成为中华学艺社发展的重要障碍,并直接影响到它的最终结局。 中华学艺社作为中国近代众多科学社团之一,其发展历程的曲折和艰辛,只是中国近代民间科学社团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推动中国近代科学建制化、科学文化广泛传播的同时,并没有形成可以影响政府决策的强力,从而使其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大打折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