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阅读仍然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技巧和掌握的过程,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策略的掌握有利于于提高阅读水平。虽然国外已经有不少的研究者在探究阅读者的个人的性别年龄,英语水平,阅读动机以及阅读目的等等这些特征与阅读策略选择的关系,但是国内做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大学里的语言学习者的专业不同对阅读策略的使用是否造成影响,很少涉及。所以笔者想对这一领域中较少涉及的课题做一些尝试性研究。本研究对187名来自于江西理工大学的大二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问卷是Gail Taillefer和Tony Pugh合作编制的,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如下:描述性统计方法用来分析阅读策略总体使用情况,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分阅读者之间,文理科生之间在使用阅读策略上的差异,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用以分析阅读策略和英语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处于中等水平;高低分生之间运用阅读策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分者比低分者更多地使用阅读策略;文理科生在使用阅读策略上同样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比理科生更高,尤其是在整体策略上;阅读策略和阅读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英语教学有着以下启示:英语教师应该将阅读策略的训练带入到大学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在进行训练之前,英语教师自己要熟悉语言学习策略以及阅读策略的发展历史与脉络,认识到阅读策略的重要性;在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训练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文本内容的整体策略,引导学生在其背景知识的帮助下去理解文章;最后,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习者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指阅读水平的不同以及专业选择的不同),所以不能代替学生来选择阅读策略,而是在对所有的阅读策略做了详细的解释之后,由学生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