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总会遇到一部分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导致了在学校教育中学困生的出现和长期的存在,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始终摆在一线教育工作的眼前。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渗入,信息技术愈加深远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学困生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变得尤为重要。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受到很多学习者的欢迎;微课程这一新型学习资源以其灵活性好、短小精悍的特性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将微信、微课程融入到信息科技教学中,是一种适应潮流的有价值的尝试。笔者将制作信息科技的微课程,并通过微信平台将其运用于信息科技学困生的教学中,通过微信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通过微课程帮助学困生巩固知识点。本研究以上海某中学高一年级4个班的28名学困生为实验对象,将学困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本文完成了以下研究:在搜集和研读有关学困生、微信、微课程等有关学术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表。结合《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调查问卷反馈结果,分析出学困生形成的因素,微信的使用情况。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作微课程,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完善设计。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基于微信平台设计的微课程对高中信息科技学困生学习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学习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甚显著,未来需要开展长期实验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