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文化自信的理念,强调在教学中不仅要加深学生对文化异同的理解,坚定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与自信,还要帮助其提高对中外文化的敏感度,具备一定的传播中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情感因素,能帮助学生发展识别及接受文化差异的能力。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漳州市某中学28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高中生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自信现状如何?2)高中生跨文化敏感度、文化自信、英语成绩之间是否相关?3)高中生的文化自信是否在英语成绩和跨文化敏感度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处理,本研究发现:1)高中生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自信总体不是很高,都处于中等水平(m=3.3188);在五个维度中,所有被试的交际认同感最高(m=3.6522),处于较高水平;往下依次是交际参与度(m=3.2916)、交际愉悦感(m=3.2618)、交际专注度(m=3.2007)、交际信心(m=3.0620),四者均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自信上无显著性差异。2)跨文化敏感度与英语成绩、文化自信两两相关。其中,文化自信(R=0.528,P<0.05)和英语成绩(R=0.273,P<0.05)对跨文化敏感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由此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或英语成绩越高,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就越高。此外,英语成绩(R=0.133,P<0.05)对文化自信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由此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英语成绩越高,文化自信程度就越高。3)英语成绩对跨文化敏感度的直接效应为0.221,加入文化自信这一中介变量后英语成绩对跨文化敏感度最后的总效应为0.318。说明加入了文化自信这个中介变量后,英语成绩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增大了。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结合当今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笔者最后提出几点相应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