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秦岭北麓地区因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资源,成为西安乃至陕西地区的游憩热点地带。同时,随着西安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南北扩张也对秦岭北麓的生态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为了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应用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秦岭北麓旅游资源,本文选取在秦岭北麓旅游开发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横贯山城交界生态敏感地带的秦岭北麓环山公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周边区域和环境要素的生态影响,并寻求解决其所造成生态问题的相关对策。在此基础上,在对研究对象所在区域进行现场调研及基础研究后明确:秦岭北麓环山公路是连通秦岭北麓地区主要游憩资源的重要廊道;是整个片区旅游开发的核心主轴;是西安城镇建设地区与秦岭北麓自然保护区的一条边界线,其本身不仅仅是起到交通衔接作用的区域通道,更是展示秦岭地域资源与文化的窗口。由此,本文研究的核心议题是——作为秦岭北麓旅游区内重要的交通和游憩廊道,环山公路游憩带的运营建设对区域尺度的景观生态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作为横贯山城交界生态敏感地区的大型人工建设工程,引发了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怎样的生态效应,会产生何种生态问题?如何运用生态化的理念与设计手法在秦岭北麓区域进行游憩开发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小人工廊道建设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并营造凸显地域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廊道景观,使秦岭北麓山前平原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能够相互协调,共同可持续发展。论文对秦岭北麓环山公路游憩带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环山公路的相关背景,通过对秦岭与西安城市发展关系的分析,明确秦岭北麓地区对西安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后根据文献资料归纳总结环山公路建设与两侧旅游开发的历史过程,作为后文对策研究的背景依据。在第二部分,从宏观视角出发,研究环山公路游憩带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具体是通过对研究对象所在的太平峪片区内景观过程与景观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总结出环山公路的建设运营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和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第三部分,从中观、微观视角进行研究,结合环山公路游憩带太平峪段内的环山公路工程建设与景观现状,分析公路工程本身和内部绿化系统对周边生态环境要素所造成的具体的生态影响。最后,依据研究内容,对太平峪片区提出系统化的生态问题解决策略。即植入绿道游憩网络的方法,宏观层面上依托生态绿道网络的建设,连接游憩景区、建立生态廊道和缓冲带,划分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功能区;在中观层面上提出符合生态和游憩原则的绿道选线模式和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宽度;微观层面上提出绿道内部生境营造手法和特色廊道景观界面的设计策略。对应现状环山公路游憩带对宏观区域—中微观段落生态的生态影响的结构顺序,针对性的提出宏观结构到具体要素空间的生态问题解决方案,对秦岭北麓环山公路游憩带后续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