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中远期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因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一期行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除去9名失访者,完整共计68例(71条肢体)。对第一、二、三年SFA-ISR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相关因素包括一般情况、合并症、术后服药情况。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术后服药情况包括术后是否遵嘱服药,西洛他唑组和非西洛他唑组。血管相关因素包括病变长度、狭窄或闭塞、TASCⅡ分级(AB和CD)。支架相关因素包括支架长度、支架种类(金属裸支架或覆膜支架)及支架品牌。数值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形式表达。对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对于P值﹤0.1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s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二年随访患者68名、71条肢体,第三年随访34名患者、37条肢体。第一、二、三年SFA-ISR发生率分别为46.5%、60.6%及64.9%。TASCⅡC+D病变(P﹤0.001),闭塞型病变(P﹤0.001),病变长度(19.30±5.277cm vs.12.16±3.606cm,P﹤0.001),支架覆盖长度(27.27±11.53cm vs.14.53±6.336cm,P﹤0.001)与第一年SFA-ISR发生率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也是第一年SFA-ISR的危险因素。TASCⅡC+D病变(P=0.003),闭塞型病变(P=0.001),病变长度(17.53±5.713cm vs.12.32±4.047cm,P﹤0.001),支架覆盖长度(24.28±11.699cm vs.14.57±6.839cm,P﹤0.001)与第二年SFA-ISR发生率呈正相关。TASCⅡC+D病变(P=0.003),病变长度(17.83±5.623cm vs.10.85±4.140cm,P﹤0.001),支架覆盖长度(26.13±11.532cm vs.14.62±7.730cm,P=0.001),与第三年SFA-ISR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支架长度越长,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越高,术中在覆盖病变长度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支架植入长度,或采取防止支架植入造成血管内膜增生的措施。吸烟是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术后应积极建议患者戒烟;TASCⅡC+D级、闭塞性病变、病变长度是SFA-ISR发生的高危因素,以上相关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应密切随访,及时发现ISR并予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