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乐论》的音乐美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ni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乐论》(以下简称《乐论》)是我国古代第一篇思想精湛的音乐理论专述。一方面,荀子是在继承孔孟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并融汇诸家思想写了《乐论》;另一方面也为了反对当时大肆流行的“非乐”思想。可见当时的音乐实践与《乐论》的思想有着紧密联系。本文试图从三个部分对其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哲学认识论基础;第二部分,荀子对音乐的特征和欣赏的论述;第三部分,荀子对音乐功能的论述。首先,《荀子》是一个内容相当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荀子“天人相分”和“人性恶”的哲学认识论是对音乐的特征、欣赏和功能认识的基础,本文正是以他的哲学认识论为基础,深入细致地探讨荀子对礼乐的认识。他在继承孔、孟礼乐思想以及结合法家思想的基础上对礼乐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强调了礼、乐在维护国家秩序稳定中的重要性,强化了礼教乐教的重要作用。其次,为了反驳墨子的非乐思想,强调乐教化百姓、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荀子深刻揭示了乐的本质特征。他指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深刻阐释了乐和情感的紧密关系,指出情感是乐的本质特征,乐是表现情感的形式。本文试图将荀子的音乐情感论和苏珊·朗格的音乐情感论进行比较,以便更加深刻地阐述荀子的音乐情感说。正是由于音乐有这样的一些特征,统治阶级便将其作为统治国家、治理社会的工具。“中和”是荀子在论乐的欣赏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和”概念的阐述,揭示荀子为何将其作为音乐欣赏严格遵循的法则;同时试图对荀子关于音乐欣赏中所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的精彩见地进行阐述。再次,由于荀子处在非乐思想四处泛滥以及社会陷入长期的战乱纷争之中,他深刻认识到乐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这使得《乐论》非常重视音乐强大的社会功能,本文因此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荀子“乐者乐也”——审美娱乐、“金石丝竹,道德也”——道德培养作用以及“乐以知政”——乐与政通、“以道制欲”——节制欲望、“乐者,通伦理者也”——乐与伦理、最后达到“乐者天下之大齐”等乐的社会作用。总之,本人认为:以荀子的哲学认识论为切入点,结合《乐论》所处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来探讨《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并将其和西方的一些音乐美学思想相对照进行阐释,具有独到的意义。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交换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简字符为传输内容到语言信号、再到今日的图像信号,人们对无线通
传统隐喻理论仅把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而自从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出版了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以来,更多语言学家认同了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莱考夫的概念隐喻
传统的化学电池已不能满足现代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发展的要求,由此出现了收集人体动能用于发电的技术。借助电场、磁场和压电转换材料,通过直接驱动或振动驱动的方式,将人体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班主任的角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以合理的管理办法和策略对于班级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学校的的整体管理体系产生正向
1.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关键致病机理。目前肾小管EMT的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近来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
临清坳陷东部较低的勘探程度和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致使该区构造展布特征、油气成藏类型,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等问题认识不清。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以地震地质
为了防止井下机车撞人事故发生,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井下机车行人检测技术。为矿用摄像机选择窄带滤光片,通过Hough变换并提出了极角极径约束法提升轨道检测的有效性,并
性别这一社会分界对语言的影响近年来已得到很大的关注。目前对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之研究已在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范畴取得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成果,其中包括索恩(1975
临海市茶叶品牌现状小多杂,可借助临海市盖竹山"道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临海市、台州市和全国协同推广"道茶文化",促进临海市茶叶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除了本国母语之外需要掌握的第二语言,我国的各类教育机构也早已把英语放在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之内,因此对于英语教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