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砷元素是“五毒元素”之一,砷及其化合物分布广、危害性大,是当今世界的重点防控对象。有色金属冶炼过程释放的含砷污染物在砷污染排放总量的占比达到了50.2%,是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含砷石灰铁盐渣和高浓度含砷废水是冶炼厂中典型的两种含砷废物。然而,现有的治理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传统的固化/稳定化处理含砷石灰铁盐渣后的产物长期稳定性不明确,砷可能在环境作用下再次释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2)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元素是“五毒元素”之一,砷及其化合物分布广、危害性大,是当今世界的重点防控对象。有色金属冶炼过程释放的含砷污染物在砷污染排放总量的占比达到了50.2%,是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含砷石灰铁盐渣和高浓度含砷废水是冶炼厂中典型的两种含砷废物。然而,现有的治理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传统的固化/稳定化处理含砷石灰铁盐渣后的产物长期稳定性不明确,砷可能在环境作用下再次释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2)石灰-铁盐法和硫化法等化学沉淀法虽然能处理高浓度含砷废水,但得到的砷沉淀物不稳定,会形成新的砷污染源。六方砷钙石是一种高稳态含砷矿物,可以长期稳定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理想的稳定化产物;它的Ksp很低(约为10-40),利于实现高浓度砷的深度去除。本文深入分析了含砷石灰铁盐渣中砷的赋存形态,提出零价铁粉强化水热的处理方法(铁粉-水热法)将六方砷钙石作为处理后稳定化产物,实现砷的有效固定。在砷污染的源头治理上,用含砷石膏这一典型工业危废作为高浓度(10000 mg/L)含砷废水的处理剂,得到了无砷上清液和沉砷产物六方砷钙石,实现了含砷危废和废水的同步治理。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在石灰铁盐砷渣的稳定化研究中,首先明确了砷主要以二线水铁矿结合的不稳定形式存在,并基于此发展了铁粉-水热法作为含砷石灰铁盐渣的处理新技术,完成了原始渣中不稳定砷向高稳性六方砷钙石中砷的转化。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含砷石灰铁盐渣中砷的浸出浓度从原始的85.0降至0.18 mg/L。结合XRD、FTIR、TEM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处理前后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砷赋存形态变化,得到铁粉-水热法稳定砷的微观机理。其中砷的稳定化机理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i)还原性铁粉与二线水铁矿反应,生成可溶性Fe2+导致砷酸根离子的释放;ii)二水硫酸钙发生相变生成无水硫酸钙释放出钙离子;iii)水热促进六方砷钙石的成核与生长。(2)采用含砷石膏作为试剂,对高浓度含砷废水(10000 mg/L)进行除砷处理。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溶液中砷浓度从原始的10000降至0.22 mg/L,沉砷产物为结晶性好的稳定六方砷钙石。经过系统分析水处理沉渣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砷赋存形态,得到含砷石膏处理含砷废水的微观机制。含砷石膏去除废水中砷得到稳定六方砷钙石的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i)含砷石膏中的二水硫酸钙溶解导致砷酸氢根的释放;ii)废水中的砷酸氢根在碱性环境下转化为砷酸根;iii)在碱性水热条件下钙离子与砷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六方砷钙石并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本工作实现了含砷危废和含砷废水的同步治理,避免了砷的二次污染。
其他文献
目的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转移部位,目前针对NSCLC骨转移的检测依赖于影像学,缺乏液体活检手段;此外,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大大改善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MET通路能够促进骨转移的发生发展,同时骨转移还具有特殊的免疫微环境,针对MET通路的靶向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可及。综上,本课题欲探
电子垃圾的不当拆解活动给拆解地带来了严重的持久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铬和有机磷酸酯在电子垃圾拆解场地中被广泛检出。此外,研究表明铬、有机磷酸酯都具有“致癌、致畸、环境持久”等特性,很容易通过迁移和转化进入到附近的土壤和地表水中进而给周边居民健康带来风险。目前,关于电子垃圾拆解场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调查、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而对污染场地的修复研究较少。一般的方法如离子交换、吸附、化学沉
水泥工业是SO2和NOx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导致严重的雾霾、酸雨等自然灾害。在煤电工业已经实现超低排放情况下,大幅度减少水泥工业SO2和NOx的排放非常迫切。尽管目前水泥厂采用湿法烟气脱硫联合选择性催化还原等技术脱硫脱硝,但是这些技术难以与水泥工业环境完全匹配,无法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为了实现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可对尾端烟气进一步同时脱硫脱硝,其中Fenton催化氧化法由于体系中羟基自由基(HO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移动机器人逐渐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并且由于应用场景变得更加复杂,所以人们对移动机器人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移动机器人能够在这些场景进行工作,移动机器人需要能够理解周围的环境,具备自主定位和自主导航的能力。所以人们仍然十分热衷于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文对全向移动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对传统视觉定位系统进行改进,使全向移动
信息技术驱动下,智慧新区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技术应用、发展机制等领域已有深入研究;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已成为规划控制共识,且处于国土空间规划大变革背景下,城市规划亟需探索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及变革。本文选择智慧新区这样承载多维变化的实验体,开展面向其发展需求的城市用地分类优化研究,是符合精细化、制度化用地规划管控的有益研究课题。本文沿以下脉络依次展开深入研究:第一,通过调研及文献
作为文档分析与识别系统中的重要预处理步骤,二值化不仅可以提高文档图像的视觉质量,还对后续的检测与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二值化算法通常基于人工特征,在包含多种退化因素的文档上效果较差。基于深度学习的二值化算法采用全卷积网络对文档图像进行端到端的分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全卷积网络本质上是学习像素颜色差异,因此对于颜色较浅的文本或颜色较深的背景噪声容易产生误分类。此外,由于卷积神经网络输入大小
菏泽市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菏泽市开发区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实施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突破工程,努力将其打造成科技创新引领区、对外开放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酚醛树脂具有低烟、低毒、抗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其在塑料、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然而,酚醛树脂也存在脆性大、固化速率慢、游离物含量高等缺陷,选择利用木质素代替部分苯酚得到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不但可以改善其脆性,降低毒性,而且可以提高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减少石油基材料的使用,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耐水砂纸所使用的防水底胶主要为油性树脂胶,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气。本研
蘑菇来源的β-葡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抗病毒、代谢调节等。目前,对于β-葡聚糖的构效关系规律认识不清晰,对于指导β-葡聚糖在医药与保健领域应用构成障碍。茯苓(Poria)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β-葡聚糖约占茯苓菌核干重的70%~90%,进行羧甲基化后,能够提升其生物活性。本文通过制备不同取代度及不同分子量羧
目的观察不同增殖阶段造血干(祖)细胞(hematoopoieticstemcells,HSCs)miRNA表达谱及其上游调控circ RNA与下游靶基因的变化,探讨HSCs外泌体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超速离心法收集HSCs细胞上清中的外泌体,采用MTT细胞毒性试验、Alenxin V细胞凋亡实验等,验证HSCs外泌体的心肌保护作用。对不同增殖时间的HSCs外泌体进行small 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