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1994-2004年水足迹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21世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春市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再加上缺乏完善的水资源价格体系,更加重了长春市的水危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不仅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完善创新,因此,如实地衡量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情况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水足迹的概念应运而生,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水足迹作为一个综合的指标,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需水量,可以粗略地衡量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影响。本文以长春市(南关区、朝阳区、二道区、宽城区、绿园区和双阳区)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核算并分析了该区域1994-2004年的水足迹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长春市全社会水足迹总量稳定在23亿-25.5亿m3/a,总体呈现微量上升趋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水足迹稳定上升(1998年除外),从1994年的1007.48m3/人·a上升到2004年的1307.51 m3/人·a,年均上升2.71%;农村居民水足迹持续下降,从1994年的807.16 m3/人·a下降到2004年的622.37 m3/人·a,年均下降2.08%,城乡之间的人均水足迹差异越来越大,水资源自给率逐年增加,总水足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516,多样性指数对水足迹的影响与理论期望值存在偏差。最后分析了水足迹的变化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模式的关系以及多样性指数对水足迹的影响,并探讨了降低水足迹以缓解水资源压力的几条途径。
其他文献
在近代中国千年之变的背景基础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社会经历了两次嬗变震荡过程,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处于急剧的转型之中。乡
旅游非优区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区域经济背景、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区域文化与旅游认识、客源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业发展比较落后,而导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宰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是以过量消耗资源和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关于城市“富人区”、“穷人区”的争论越来越多,无论媒体、学术界还是社会大众对贫富分化引发的居住分异问题都颇为关注。但是目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