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引进的2个萱草新品种(Hemerocallis‘Nameless Pink’、Hemerocallis‘Green Eye’)和杂交后代选育出的2个萱草优良单株RBH、CC627(试验编号)为研究对象,对4个萱草材料分别建立有效的离体快繁体系,其中以萱草花茎上部、中部、下部3个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采用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两种诱导途径进行启动培养,进而对诱导出的不定芽再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试验,研究总结出4个萱草材料建立有效的离体快繁无性系的正确方法,为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1.将萱草花茎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的外植体,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案对其进行灭菌,其中筛选出萱草花茎上部的最佳灭菌方案为75%酒精(10s)+0.1%升汞(13min);萱草花茎中部的最佳灭菌方案为75%酒精(20s)+0.1%升汞(14min);萱草花茎下部的最佳灭菌方案为75%酒精(30s)+0.1%升汞(15min),此时污染率与死亡率均达到最低。2.四种萱草材料对启动培养基的选择存在差异性,其中萱草WNF和L-1的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2,4-D1.0mg/L,启动率分别为45.00%和37.60%;萱草RBH的最适启动培养基MS+6-BA3.0mg/L+NAA1.0mg/L,启动率为28.30%;萱草CC627的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2,4-D1.0mg/L,启动率为62.53%。在启动培养中,萱草花茎上部只呈现出间接不定芽发生途径,而中部呈现出间接和直接不定芽发生两种途径,花茎下部未见萌动。花茎上部愈伤组织的形成与分化能力较花茎中部强,但花茎中部直接诱导出不定芽的能力较强,其省略了脱分化环节,可以大大的缩短繁育周期,故花茎上部和中部为萱草离体快繁的最佳外植体。3.四种萱草材料对增殖培养基的选择存在差异性,萱草WNF和L-1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增殖系数分别为4.70和4.28;萱草RBH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2mg/L,增殖系数为3.28;萱草CC627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KT1.0mg/L+NAA0.2mg/L,增殖系数为5.44。在继代增殖培养中,定植类型及密度定为每丛三株、每瓶10丛时增殖效果最佳,增殖培养的最佳时间为25d,转接次数不宜超过7次。4.四种萱草材料对生根培养基的选择不存在差异性,最适的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NAA0.4mg/L+CCC0.5mg/L。若考虑成本问题,也可以使用1/2MS+NAA0.4mg/L的生根培养基。二者只是在苗的长势上有显著差异,在生根率与移栽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而添加一定浓度的CCC可以起到促进生根和壮苗的作用,使组培苗更加健壮,不会影响移栽后的植株生长速度。生根培养中以每丛三株、每瓶10丛的定植方式进行生根培养,生根效果最佳。当长势正常的组培苗单株苗根的数量≥3条,根长>2cm时,移栽后正常管理情况下,组培苗均可成活。5.四种萱草材料移栽前炼苗时间不宜超过2d或不进行炼苗直接移栽为好;最适栽培基质为V(园土):V(草炭土)=1:1的混合基质,其中移栽前对栽培基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或移栽前对组培苗的根部蘸取0.1%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则更有利于萱草组培移栽苗的生长,有效的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