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清照词在西方国家的译介已有数载,西方读者对其高超的艺术性印象深刻。然而,李清照词相关研究规模却不足以形成潮流。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透过交往理性的视角,来研究李清照词的翻译。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历来关于李清照的研究状况,旨在评论并概括迄今为止关于李清照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更重要的是解决并证实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假设。第二章对国内外关于研究李清照的文学作品和翻译实践进行分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历史背景。本章除了提供李清照词翻译实践的历史背景,还指出了翻译实践与社会交往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得到了交往理性和李清照研究相结合的灵感。
理论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对理性主义的历时研究和交往理性的阐述。前半部分介绍了理性主义的定义和它的衍变。后部分从语言的角色和自为客观性两个方面揭示交往理性的内涵。在本章中,通过陈述交往理性的历史地位,我们证实了交往理性用于李清照词的翻译实践的可行性。
在以下篇章中,通过个案研究,比较收集译本的异同,进行文本分析,以求识别不同文本中蕴藏的翻译动机和交往诉求。个案研究中,我们以诗歌翻译的难点为小标题,进行研究工作。这些难点是由著名学者吕叔湘针对汉诗英译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透过诗歌翻译难点,我们旨在检视翻译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主体间性以及译者如何受到自为客观性的影响和控制。在第五章里,我们总结了上文得出了成果,并指出该理论所存在的瑕疵和空白之处。
在最后一章里,我们对论文进行总结,做出结论。主要包括归纳已有成果,为译者提出相关建议,确认交往理性在指导诗歌翻译的优势,并指出该理论中存在的缺点,同时就传统理性的缺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修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