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被诊断为智力障碍,对于其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丧失,需要经历哀伤的过程。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智力残疾者人数共554万人。智障人士家庭数量庞大,智障人士家庭的哀伤需要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探索。本研究采用访谈法,选取5个孩子被诊断为智力障碍的智障人士家庭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探索智障人士家庭的哀伤过程,并重点关注其“重塑希望”的过程、内容及是如何重塑希望的,从而为智障人士家庭顺利经历哀伤阶段提供相关依据。研究发现:(1)被访智障人士家庭的哀伤经历确诊前和确诊后两大阶段:确诊前包括寻医问诊和确诊为智力障碍两个子阶段;确诊后可分为三个子阶段:沮丧和绝望、接纳孩子智力障碍的事实、重塑希望,确诊后的三个子阶段是交替进行、循环发展的。(2)被访智障人士家庭重塑希望的内容有:给智障子女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生活技能、语言和音乐方面的训练;保持智障孩子身体健康;父母给子女交三险,保障其未来的生活等。(3)被访智障人士家庭重塑希望时会考虑子女智力障碍程度、生理状况、兴趣点和特长、所处成长阶段、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因素,且重塑希望会受到父母的人格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重塑希望是智障人士家庭哀伤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过程。帮助智障人士家庭重塑希望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可为哀伤理论和家庭治疗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