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黑潮的重要分支——黄海暖流,及山东近岸流等海流情况,选择黄渤海海域具有代表性的南隍城岛、獐子岛、刘公岛作为研究位点,其中,南隍城岛和獐子岛主要受高温高盐的黄海暖流影响,刘公岛则主要受低温低盐的山东近岸流影响,本研究对其上石莼属绿藻进行了全面采集。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个岛沿岸石莼属绿藻进行精确鉴定,就ITS、rbcL、LSU、tufA四个核苷酸序列进行综合分析,从分子水平初步探究黄渤海三个海岛石莼属海藻不同地理株间差异。首先,研究运用形态学观察及切片技术对采集的不同绿藻样品的藻类形态、颜色和质地,基部、中部、尖端的形态、细胞的排列和大小,叶绿体在细胞中的位置等做了细致的分析,查阅图鉴及国内外形态学资料,进行形态学的分类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南隍城岛和獐子岛上石莼属绿藻的种类组成基本相同,均分布着Ulva linza、Ulva pertusa、Ulva compressa、Ulva prolifera、Ulva lactuca、Ulva intestinalis六种石莼属绿藻,刘公岛上分布的石莼属绿藻与南隍城岛、獐子岛上石莼属绿藻有区别,主要分布着Ulva linza、Ulva pertusa、Ulva prolifera、Ulva intestinalis、Ulva fasciata五种石莼属绿藻。然后,选取tufA、ITS、rbcL、LSU四个标记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通过计算碱基偏倚性、遗传距离分析和构建NJ系统发育树。从分子角度辅助鉴定所采集的石莼属绿藻,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通过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为采集的绿藻样品的分类学地位做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最后,就tuf A、ITS、rbcL、LSU四个标记,对三个岛上Ulva linz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综合分析实地采样时观察到的石莼属形态及生境的差异,结果显示受海流条件影响较为相似的南隍城岛与獐子岛上石莼属海藻的差异不明显,但其与刘公岛上石莼属海藻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为石莼属绿藻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同时部分佐证了渤海主要水循环条件影响海洋生物的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