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能够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我国开始全面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全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家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的行使对促进社会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指引下对我国社会的环境问题进行管理。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自身的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以及环境执法外部保障制度建设的完善,能够在制度方面推进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果。在执法机关自身执法能力建设上需要在管理体制的设置、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方式扩展以及执法权限的增加上做出改进。外部保障制度的建设能够保障环境行政执法的合法合理高效行使,以在社会参与下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环境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是环境行政执法外部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于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必不可少,并通过在制度上对公众、企业以及环保团体的环保工作加以规定,推进我国全民守法的环境保护局面。在内部完善和外部保障下,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将进一步得以推进,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保障公民享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本文通过对环境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现状,借鉴国外在环境执法中先进经验,来对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效果。文章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环境行政执法的基本问题。对环境行政执法概念进行界定,介绍执法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并提出影响环境行政执法的若干因素。其中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执法方式手段和力度、执法机关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执法的程度,都影响着环境行政执法效果的实现。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现状介绍和分析。首先对我国环境执法发展做一个梳理,其次对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立法和社会实践做全面的介绍,最后提出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在管理体制、执法方式、执法监督、公众对执法的支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三部分是对国外相关国家在环境行政执法实践的介绍和总结。通过对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在环境执法中的实践做一个介绍,来总结取得良好执法效果的国家在环境执法中形成的关于管理体制、执法方式和力度、执法监督和公众参与的经验。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策主要从执法机关自身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外部保障制度建设入手。自身执法能力建设主要是加强执法机关的执法协调、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方式扩展和执法权限的增加来完善。外部制度建设则是执法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环境教育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以及公众、企业和社会团体在环境保护上的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通过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来支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以取得良好的执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