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通过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评估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后放射性肝损伤的动态影像学改变,并与病理组织学标本对照,阐明放射性肝损伤影像学改变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2、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在MRI上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不同。 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实验研究部分: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2只,接种VX2肉瘤后两周行MRI检查,18只接种成功的新西兰白兔在三天内行40Gy的SRT,并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放射治疗后3周、放射治疗后9周、放射治疗后20周行相同序列的常规和动态增强扫描。 (一)测量放射性肝损伤区域、正常肝组织平扫时T1WI、T2WI的信号强度(SI),并计算其信噪比(SNR)。 (二)测量增强前后GRE T1WI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各个时期信号强度,计算增强前后放射性肝损伤及正常肝组织强化率(The Enhancement Ratios,ER),ER=SIenhanced-SIunenhanced/SIunenhanced(SIenhanced为增强后的信号强度,SIunenhanced为增强前的信号强度)。 (三)在MRI扫描完成后,处死动物,肝脏用10%等渗福尔马林固定,与MR扫描图像相对照,标本切为数片,做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 二、临床研究部分: 回顾性分析26名原发性肝癌经SRT后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复查的患者。 (一)(二)(三)分别观察平扫Tlwl、T尹I放射性肝损伤区域的信号特点,计算其放射治疗后的间隔时间。观察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动态增强的强化方式并将其分为三型:I型动脉期无强化,静脉期、延迟期也无强化;H型动脉期轻度增强,呈低或稍高信号,静脉期、延迟期有增强呈等或稍高信号;IH型动静脉期及延迟期明显增强都呈高信号,计算各型的放射治疗后的间隔时间。对9名复发性肝癌患者,分别测量复发性肝癌、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在平扫Tlwl、T尹I的的信噪比(SNR)及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率(ER)。结果:一、动物实验研究部分 22只正常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行VXZ肉瘤肝癌模型构建,其中20只兔构建成功,成功率为91%。(一)放射治疗后3周,放射性肝损伤区域SNR在Tlwl和TJ工像上分 别为19.45士2.92、12.34士4.21,与正常肝组织SNR对比无显 著性差异;在Tlwl和TJI像上,放射治疗后9周,放射性肝损 伤区域SNR为1 2.52士4.38、23.56士4.53;放射治疗后20周, 放射性肝损伤区域sNR分别为10.64士3.54、28.32士5.89,它 们的SNR与正常肝组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放射治疗3周SNR与 放射治疗9周、放射治疗20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9周和20周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二)3周组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在各期强化率分别平均为35.7%、 70.6%、65.4%;9周平均为65.65%、174.4%、227.8%;20周平 均为158.8%、298.7%、330.2%。在动脉期,3周和9周、20周 的强化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静脉期和延迟期,3周与9周、 20周的强化率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9周和20周相比无显著性 差异。二、临床研究部分 (一)在TZWI图像上,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呈高或稍高信号,共有46例, 3 间隔时间是98士43天;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呈等信号的是8例, 间隔时间是26士18天。在Tlwl图像上,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呈低 信号的有49例,间隔时间82士38天;呈等信号的有5例,间隔 时间28士12天。没有发现在Tlwl上呈高信号和TZWI上呈低信号 的病例。(二)在增强图像上,有9例出现I型强化,20例出现11型强化,25 例出现111型强化。放射治疗后的间隔时间分别为:I型:32士18 天;n型:92士35天;m型110士71天。I型的间隔时间明显 短于n、111型的间隔时间,I型与11型相比有显著型差异 (只0.05),I型与111型相t匕亦有显著性差异(只0.01),11型与 111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乃0.05)。(三)复发性肝癌在TIWI像上呈等、低信号,在TZWI像上呈高信号, 与放射性肝损伤SNR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动态增强后,复发性肝 癌表现为动脉期早期增强,强化持续时间短,静脉期、延迟期呈 低信号,放射性肝损伤表现为动脉期开始的持续增强,静脉期、 延迟期也有强化,呈高信号,与复发性肝癌明显不同。结论:一、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准确反映放射性肝损伤各个阶段的病理 变化,对鉴别放射性肝损伤不同阶段有重要意义。二、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以较准确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