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的DNA和RNA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ecret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介素6受体,以膜受体和可溶性受体两种形式存在,在免疫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在细胞中表达和定位极其有限的膜受体形式而言,可溶性受体因为能随体液转运而必然具有更深刻的生物学意义和更广泛的运用。白细胞介素6受体已被确认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预防冠心病的治疗靶标。然而关于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自细胞介素6受体所发挥作用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对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介绍了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环加氧酶2(COX-2)的表达调控机制和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的对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制。首先,我们证明病毒感染后通过COX-2通路诱导sIL6R表达,而不是诱导IL6表达,IL6也不能诱导sIL6R的表达。有趣的是,sIL6R表现出广谱的从DNA病毒到RNA病毒的抗病毒作用,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人肠道病毒71和水疱型口炎病毒。其次,我们发现在抗病毒作用中sIL6R和IL6没有协同效果,而且sIL6R与p28结合可以激活Ⅰ型干扰素通路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病毒效果。此外,sIL6R通过促进IRF3和NF-κB入核,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并激活Ⅰ型干扰素下游作用因子OAS,PKR,Mx。最后我们在临床水平验证细胞学水平的结论:发现在甲型流感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咽拭子中sIL6R都以高表达形式存在。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是sIL6R而不是IL6在宿主抗病毒反应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从信号通路、转录因子调控、抗病毒机制等方面研究了sIL6R独立于IL6的新生物学功能。sIL6R能促进细胞产生干扰素且激活下游通路而达到广谱抗病毒效果。这一新发现有利于阐明sIL6R在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同时也为研制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出更多“术德兼修”的学前教育人才,在学前教育史课程中采取了“三三三”教学模式,即三个原则、三个环节和三个步骤。三个原则是指教学中遵循术德兼修、任务驱动、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将粉笔应用于某些课堂演示实验,比用传统实验仪器效果更为明显。现略举几例如下,以求抛砖引玉。一、白烟实验用两根粉笔棒分别蘸取适量浓盐酸(或浓
期刊
为了预防青少年由于不良使用电子产品和阅读坐姿不当而造成的近视。介绍了一种基于Arduino系统的视力保护仪方案。系统以ArduinoUNO为主控制单元,外接有HC-SR04构成的超声波
组蛋白的精氨酸(R)和赖氨酸(K)可以发生甲基化修饰,这些修饰在生物体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UHRF1的SRA结构域可以识别结合半甲基化的DNA,并招募DNA甲基
研究背景急性移植排斥是导致移植器官或组织功能丧失及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作为对外周T细胞分化发育以及功能都很重要的Notc
以熔融缩聚法合成的聚乳酸预聚体为原料,研究了聚乳酸的固相聚合工艺。结果表明固相聚合可明显提高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熔点。以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的PLLA预聚体为原料进行固
通过对单片机AT89S52的开发应用,研制了智能水箱水位控制系统,阐述了单片机及外围线路、时钟和继电器控制等电路的设计,介绍了系统实现任意时钟设置、24 h内可以任意设置通、
矩阵特征值反问题来源非常广泛,在固体力学,物理学,量子力学,自动控制等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因而,它具有很强的物理背景和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反问题,矩阵特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