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人性污点,呼唤人间真情:——论《人性的污点》中的伦理思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4802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罗斯是最著名也是最多产的美国当代作家之一。自1959年至今他的28部作品使他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普利策小说奖。2001年,罗斯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美国最佳小说家”。在国外,罗斯的作品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股罗斯研究热潮。国内学界在近几年也开始对其作品给予更多关注,但与国外罗斯研究相比,国内对他这样一位重要作家的重视还不够。已有的罗斯研究主要关注其作品的身份及种族问题、历史政治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两代人之间的冲突等,国内外鲜有发现从伦理学视角研究罗斯作品。本论文试图从伦理角度、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索《人性的污点》中罗斯对人性的刻画,寻找作家在该作品中体现的伦理思想。 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部分。该章简单介绍罗斯生平、作品,以及罗斯作品与《人性的污点》的研究现状,提出该论文旨在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索《人性的污点》中的伦理思想。 第二章介绍聂珍钊教授等中国学者所倡导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观点及罗斯主要作品中的伦理思想。 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该章尝试从伦理学视角分析《人性的污点》。首先,从“幽灵事件”、桃色事件及莱斯的痛苦生活分析作品中表现的当代美国社会中的一些伦理及政治现象,包括政治正确性的虚伪、虚伪的道德观及政治活动背后的利益驱动等。其次,从主人公科尔曼由黑人转换为犹太人身份这一现象分析罗斯的伦理思想:既肯定科尔曼对民族不平等的反抗,又谴责他的自私自利。最后,从科尔曼与三个女人的婚恋关系及与父母、子女的关系探讨罗斯的婚恋家庭伦理观:谴责婚恋家庭关系中的利已主义行为,赞扬无私纯洁的爱,渴望理解、宽容。 第四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本论文认为罗斯在作品中揭露了当代美国社会中的种种阴暗面,揭示了人性中的利己本性,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公正、充满理解与爱的人类社会的渴望。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如何在国际上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命题。作为藏族经典名著,《萨迦格言》已流传800余年,被誉为“藏地论语”,
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求学,以获取国际教育市场上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在选择海外高校时,留学生往往关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