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设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二氧化碳减排和总量控制将会逐渐覆盖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周期长,消耗资源和能源多,碳排放总量大。而且,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基于国家节能减排的工作方案,对碳排放的评估越早,减排的潜力和可能性就越大。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的可行性研报告中的投资额属于估算值,只有大致的参数,如车站面积、区间长度等,没有具体的工程量清单。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碳排放因子核算法必须有工程量清单才能够对工程碳排放进行计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的碳排放预测还是空白。因此,研究和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规划建设阶段的碳排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数据,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阶段的碳排放的预测模型。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采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建立基于碳排放因子核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以某城市已建地铁线路为案例,根据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进行碳排放的计算,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排放数据库;其次,根据规划建设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筛选对工程碳排放影响的因素,从中提取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参数,并分析这些参数与碳排放数据的逻辑关系;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期的工程碳排放的神经网络结构,将预测参数和碳排放数据库作为训练集,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规划阶段的碳排放预测模型。第三,根据某城市规划实施的地铁2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的可研报告对其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符合1号线碳排放随埋深的变化规律,预测碳排放量基本可靠有效。最后基于交通替代的思想,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减排潜力,提出碳排放损益分歧点理论,通过对4条规划线路的研究,发现四条线路基本可在15年内达到碳排放平衡点。本文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无工程量清单数据的碳排放预测问题,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早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行业节能减排目标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文章对比目前风电场远程集中监控中心的结构及其优劣势,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控制、信息安全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桌面的远程集中监控中心的新构架,使各个风电场的监控系
以水泥熟料为胶凝剂,制备了一种兼具吸附和抗菌性能的银/活性炭核壳复合球粒。为了进一步改善球粒的吸附性能,将不同造孔剂(PVA或硅藻土)混入载银壳层中,对壳层改性。探讨了
为有效利用煤矿安全事故"大数据"研究煤矿安全事故的潜在规律,在建立包含环境、设备和人因致因因素的煤矿安全事故综合致因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煤矿安全事故的数据库系统,并以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地理区域和经济腹地相近,面临规划建设、外资引进、腹地货源、中转货源、政策资源、专业人才等各种竞争。文章通过构建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