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基碳酸乙烯酯参与的环加成反应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hok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氧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环加成反应是构建含氧杂环化合物高效简洁的方法。乙烯基碳酸乙烯酯是构建多元含氧杂环化合物的重要前体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一直以来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究利用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为合成砌块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五元及七元含氧杂环化合物,希望对含氧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一、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与噁唑酮的[5+2]环加成反应合成七元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通过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与噁唑酮类化合物的模型反应,系统的优化了钯催化剂、膦配体、添加剂、溶剂、温度等各种影响反应的因素,构建了最佳的催化体系。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通过变换反应底物的取代基和官能团的结构类型,进行底物拓展,考察了反应的普适性,共拓展26个底物,产率最高可达99%,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七元环内酯类化合物。根据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推测了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与噁唑酮的[5+2]环加成反应机理。同时探究了乙烯基碳酸乙烯基与噁唑酮的[5+2]不对称催化环加成反应,通过金属催化和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筛选,七元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体选择性可达到39%。二、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与噁唑酮的[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五元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通过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与噁唑酮类化合物的模型反应,优化了钯催化剂、非手性膦配体、手性膦配体等影响反应的因素,以优秀的化学产率(>99%),较低的非对映体选择性(>3:2)合成了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五元环内酯类化合物。根据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推测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根据推测的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探究了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与噁唑酮的[3+2]环加成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脊髓是疼痛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初级中枢,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监测到周围神经损伤后迅速激活,释放细胞因子等多种物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最
本论文主要以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全合成为研究目标。概述了沉香呋喃类(Agarofuran)倍半萜天然产物以及沉香吡喃类(Agaropyran)倍半萜天然产物白蚁醚(Evuncifer ether)的分离,结构和生
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及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诊断标准依据参考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病学(2013)》制定:起病突然,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鼻唇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示齿不全,鼓腮漏气,纳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心地带,是中国福建绿色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地区,目前正规划实施“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推动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同城化空间整合,跨区域发展。在参与工
从2017年分离得的29株H9N2禽流感病毒毒株中筛选出4株H9N2 毒株:Ck/Shanghai//97/17(简称:H97),Ck/Jiangsu/514/17(简称:H514),Ck/Jiangxi/1271/17(简称:H1271)和 Ck/Anhui/1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利用压电俘能技术从环境振动中收集能量,为一些低功率的微电子元件供电。传统的压电俘能器多为线性系统,由于工作频带窄,其在非共振时的俘能效率很低。
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球(MONs)是一种集合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SNs)和有机基团特点的新型材料,具有尺寸可控、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生物医学方面有着极大的
目的:荆门蜱病毒(JMTV)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荆门病毒,其基因组包含四个基因节段,两个非结构蛋白基因与不分节段的黄病毒具有同源性,而两个结构蛋白基因至今没有找到同源的病毒。
目的:四肢创伤性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中国地区有关四肢创伤性骨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仅依靠单中心报道,尚无综合性研究可提供完整数据;我们拟通过分析中国多家医疗
本文以明清佛教戒律思想为中心论述六大问题,即思想概说、宗学并进、大小同归、禅教释律、兼修净密、现实圆融等,主要讨论明清丛林改革及文化嬗变视阈下律宗的发展及佛教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