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视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白内障等是威胁视力的主要疾病。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近视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近视度数分类,可分为低、中、高度近视。高度近视(high myopia)是指屈光不正度数大于或等于-6.00D,同时伴有眼轴的延长和眼底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变性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黄斑区是视觉最敏感的区域,由于其解剖特点和独特的功能意义,使其成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特异性好发部位,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从而引起视力严重下降,甚至中心视力丧失。黄斑劈裂(macularretinoschisis)是其并发症之一,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间发生分离。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上则表现为在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间有一裂隙样的光学空间,其间可见斜行柱状或垂直样桥状光带连接,最终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增厚,同时可见薄的中等反射信号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前。目前,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发病机制并不是很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可能与玻璃体牵拉、后巩膜葡萄肿、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变性、视网膜血管牵拉、水化作用等有关。迄今为止,关于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亦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有学者尝试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该病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黄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31只眼,并将其分为2组: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设为手术组(17只眼);不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接受定期随访观察的设为对照组(14只眼)。其中手术组的患者接受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arsplana vitrectomy, 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peeling,ILMP)。分别比较手术组术前术后、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最高值(maximum foveal thickness,MxF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b波振幅和三维地形图的变化。手术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随访期前后的BCVA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MxFT、b波振幅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手术组术后和对照组末次随访的BCVA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MxFT、b波振幅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手术组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t=5.951,P=0.000<0.01),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力下降(t=-4.500,P=0.001<0.01),手术组术后视力好于对照组(t=-3.460,P=0.002<0.01)。2黄斑区视网膜劈裂最高值:手术组术后视网膜劈裂高度较术前显著下降(Z=-3.622,P=0.000<0.01),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网膜劈裂高度增加(Z=-3.296,P=0.001<0.01),手术组术后视网膜劈裂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4.525,P=0.000<0.01)。3mfERG:手术组术后b波振幅较术前明显提高(Z=-3.243,P=0.001<0.01),术前的三维地形图显示中央峰低平或缺如,在旁中心凹区域存在许多不规则低反应区,术后大部分患者的中央峰较术前逐渐增高,位于旁中心凹区域的低反应区变少或消失。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b波振幅明显下降(Z=-3.296,P=0.001<0.01),三维地形图显示大部分患者末次随访较初诊时中央峰减低,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低反应区增加。手术组术后b波振幅高于对照组(Z=-2.323,P=0.02<0.05)。4并发症:手术组术中未造成医源性裂孔,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或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有1只眼发生了周边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遂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半年后行眼内硅油取出术,视网膜在位。对照组中有2只眼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黄斑裂孔。结论:1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能够使劈裂的视网膜结构恢复,从而使黄斑功能得到改善。2未行手术的大部分高度近视黄斑部视网膜劈裂的患者,在随访期内,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劈裂程度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甚至发展为黄斑裂孔。3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