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r耐热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大力发展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技术,尽可能提高电厂效率,是当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现实有效的途径。高温材料作为发展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最重要的基础,是制约机组参数提高的关键因素。12%Cr耐热钢作为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材料,广泛用于制作超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及叶片。目前我国对其需求量较大,但主要依赖于进口,因此造成机组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对此种材料展开相关工艺试验及技术研究,尽快实现其国产化制造,已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主要从长期热时效、高温过时效及热压塑性变形三方面研究其对12%Cr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SEM-BSE、EBSD、TEM及XRD等先进分析手段,讨论了析出相、位错、亚晶及晶界等微观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650℃长期热时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23C6型碳化物主要在40°-60°晶界析出,与α-Fe之间符合K-S取向关系(OR)。Laves相主要在40°-60°晶界析出(>750h),它与α-Fe之间符合Burgers取向关系(OR)。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在M23C6型碳化物附近区域形成的Laves相将逐渐吞并周围邻近区域的M23C6型碳化物,同时,造成C原子在Laves相与α-Fe相的相界附近偏聚。在短期热时效过程中,室温硬度及屈服强度的降低主要是因为位错密度的降低,而在长期热时效过程中,则主要是因为亚晶尺寸的增加。高温过时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650℃热时效,在700℃下析出相、亚晶及小角度晶界的比例分数及硬度值变化更加显著,而M23C6与α-Fe之间的KS-OR不受影响。650℃不同热压变形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压变形量增加,亚晶的数量显著增加,亚晶的尺寸逐渐减小;变形量达到50%时,组织已发生动态再结晶。热压变形量达到8%时,组织中出现了<111>纤维织构与<001>纤维织构,而且<111>织构的强度明显高于<001>织构,二者的强度随着热压变形量增加而分别相应增加。随着热压变形量增加,M23C6与α-Fe之间的KS-OR的偏离角度逐渐增加;变形量为6%时,M23C6与α-Fe之间KS-OR开始被破坏;达到20%时,已经完全失去KS-OR。
其他文献
一、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金融机构经营方式、金融监管体制等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1978年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认识,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方法:回顾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经过,结合有
通过分析古代中医文献,描述了中国古代导尿术的种类及其应用史略,并指出在晋代中国人已在临床上应用了导尿术,孙思邈并非第一个应用导尿术的医家。
<正>目的明确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依赖者的认知功能特征和其相关社会心理因素;了解戒断后的MA依赖着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56名MA依赖者及58名健康志愿者完成了计
会议
极薄带或超薄带通常是指厚度在0.02-0.03mm以下的金属板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高精度极薄钢带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用途不断扩大,广泛应
难加工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和民用工业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材料,然而由于其加工性能差,制约了该类材料的推广应用。高速切削技术作为难加工材料的有效
高强度TRIP钢作为先进高强度钢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优势-相变诱发塑性。用其制作汽车钢板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同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是一种非常
<正>问题怎样确定我们正在开发的化学候选物是正确的? 治疗指数如何? 药效的剂量反应性如何?安全性怎样?如何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给药?
会议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事件)是发生在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大气CO2浓度快速增加和全球增温。研究显示该时期全球地表温度增加了5~6℃,高低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好、成型性好、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及兵器工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及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飞机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