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响应空间小卫星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试工作贯穿小卫星研制始终,是其研制重要组成部分,测试时间直接决定了小卫星的研制周期。对传统测试流程、方法和技术进行改进,研究一套快速测试方法能够缩短小卫星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达到快速集成、测试和发射的目的。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对小卫星快速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解决快速测试中系统建模问题、基于系统模型的测试序列生成问题、测试数据处理问题和测试数据在线判读问题,具体工作如下:针对小卫星系统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T-离散时延Petri网(T- Timed Discrete Petri Nets,TTDPN)的小卫星建模方法。对小卫星研制过程中引入的新技术和重要模块进行TTDPN建模与分析,包括小卫星综合电气系统总线模型、缓冲区模型和姿轨控分系统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小卫星快速测试中测试序列生成问题,提出了基于TTDPN模型的测试序列生成方法。首先,提出了T-离散时延Petri网的关系矩阵表示方法,即库所变迁阵和变迁库所阵,并证明了Petri网一些特殊结构与关系矩阵间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TTDPN的测试序列生成算法,最后结合具体实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进一步表明本文序列生成方法的有效性。针对测试数据处理问题,首先设计了小卫星快速测试系统实时数据库框架,解决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实时性强的测试数据存储问题。然后,建立了数据变化趋势相关的实时数据库事务调度模型(Data Related Transaction Scheduling Model,DRTSM),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异常数据优先的实时数据库事务调度算法(Abnormal Data First,ADF),解决了异常数据的优先存储问题。最后,对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了仿真结果。针对测试数据在线判读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测试数据在线判读算法。首先建立了快速测试系统与数据判读模型,研究数据预处理与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数据在线判读算法,最后给出算法结果。最后,针对某型号卫星的实际工程需求,结合本文提出的快速测试方法,建立了小卫星快速测试原型系统。设计了系统总体框架,包括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功能结构、系统总体框架和系统硬件方案,设计了快速测试系统数据流程、动力学仿真和测试调度机软件流程,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测试序列生成方法、测试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在线判读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实现“空天往返”和追求“全球即时到达”的有效工具,既可满足情报搜集、通信保障、侦察监控和武器装备系统的远程战略投送等军事需求,也是发展未来跨大气层
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航空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飞机结构件筋加工特征类型、数目多,加工工艺复杂,数控编程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难点,对飞机结构件筋特征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已成为空间运输系统研究的热点,对于控制空间运输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时不可避免地遭遇严重的气动加热问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必由之路。通过研究农
扭矩是最能表征传动轴动态性能和工作状态的典型参数之一。扭矩测试技术在各种机械产品的开发研究、质量检验以及故障诊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扭矩测量系统采集实测
学位
栅式位移传感器在位移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时栅是课题组发明的一种新型栅式位移传感器。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圆时栅方面的研究中已取得很大突破。时栅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
从最初的感应式电表到现在大规模使用的电子式电能表,电能表的使用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代高端的电子式电能表在准确度、功能多样性、可靠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智能电网的发展对测量表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信息采集数字化、通信平台标准化、软硬件设计模块化、功能智能化以及完善的通信安全体系。本文采用MCU+专用测量芯片ATT7022B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种通讯模式的三相电子式电能表,外部通讯有电力线载波、GP
测量综合控制器测试台是与测量综合控制器、数据变换单元1及数据变换单元2配套的专用测试设备。根据测试台功能指标的具体要求,以通用性、灵活性为中心,以实现系统总线制、模
作为国家“十三五”发展计划100项任务之首,燃气轮机将呈现蓬勃发展之态,而同时由于其工作条件恶劣、各类故障频发使得其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也受到极大的关注,而其中以燃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