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淫羊藿是国家卫计委规定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原料之一,我国传统上一直作为中药材或功能食品的原料来预防疾病。宫颈癌在女性相关的癌症的致死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利用安全、低毒的天然提取物作为膳食补充剂来预防或治疗癌症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也是研究热点之一。本学位论文首先考察了淫羊藿次苷Ⅱ在Hela细胞和肿瘤小鼠中抗宫颈癌的效果;其次利用mi RNA组学-转录组-蛋白质组从整体水平研究了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机制;最后验证并明确了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淫羊藿开发成特殊医学用途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理论的支持。淫羊藿水提取物和淫羊藿次苷Ⅱ的抗宫颈癌作用。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得出大孔树脂提取富含淫羊藿次苷Ⅱ的淫羊藿水提取物工艺为用7.45 g/L淫羊藿水提取物以3 BV/h的流速通过大孔树脂,在大孔树脂吸附完全后用3 BV、60%的乙醇进行洗脱。该条件下洗脱效率最佳为89.38%,提取物中淫羊藿次苷Ⅱ的含量达到5.08%。将富含淫羊藿次苷Ⅱ的水提取物按照25mg/kg/2 Day的剂量给荷瘤模型小鼠灌胃后,肿瘤体积明显变小;其次利用淫羊藿次苷Ⅱ结构相似的4种单体(淫羊藿素、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和淫羊藿次苷Ⅱ)对Hela细胞进行MTT实验,发现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最后在荷瘤小鼠体内验证发现淫羊藿次苷Ⅱ单体对宫颈癌的抑制作用明显。综上所述,淫羊藿中的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mi RNA整体水平的影响。利用30μM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共有63个mi RNA发生变化,其中有5个mi RNA显著上调,58个mi RNA显著下调。针对变化最显著的hsa-mi R-4508、hsa-mi R-320a-5p、hsa-mi R-17-3p、hsa-mi R-182-5p和hsa-mi R-345-5p进行GO和KEGG分析,mi RNA的靶标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抗原受体(Toll-like receptor和NOD-like receptor)和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MAPK和NF-κB)。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m RNA整体水平的影响。利用30μM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共有1502个基因发生变化(680个基因明显上调,822个基因明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内质网蛋白加工、细胞增殖、细胞凋亡、MAPK和Foxo等信号通路中。与mi RNA组学中的结果对比发现,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MAPK在两组学中均受到影响,并用定量PCR的方法对mi RNA-m RNA两种组学筛选出的基因进行验证,与表达谱的结果一致。淫羊藿次苷Ⅱ对宫颈癌Hela细胞蛋白质整体水平的影响。利用30μM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有2998个蛋白变化明显,其中1591个蛋白显著上调,1407个蛋白显著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细胞核、线粒体、NF-κB、Wnt、P53、TNF、MAPK、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粘连、细胞自噬、AMPK等信号通路中。综合mi RNA-m RNA-protein组学结果,淫羊藿次苷Ⅱ处理主要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如下通路:a)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SEL1L、HSPA5和HYOU1;b)细胞周期:G1/S时期的蛋白;c)细胞凋亡:内源和外源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d)模式受体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MAPK的JNK、ERK和P38 MAPK和NF-κB的IKKα/β-P50/P65。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其机理。淫羊藿次苷Ⅱ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一方面,Hela细胞被淫羊藿次苷Ⅱ通过AKT/Cyclin E/CDK2阻滞在G0/G1期;另一方面,从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显色结果显示,淫羊藿苷Ⅱ对细胞死亡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作用,并且活化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9/Caspase 3通路的程度明显强于死亡受体Caspase 8/Caspase 3通路。最终在移植瘤中以进一步验证所得到的结论。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及其机制。首先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证明了淫羊藿次苷Ⅱ处理后显著抑制了宫颈癌中MMP2/9的表达。其次细胞迁移实验进一步表明淫羊藿次苷Ⅱ能够明显降低Hela细胞跨膜的能力和伤口愈合率。最后通过筛查转录表达MMP2/9的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发现JNK与MMP2/9的表达趋势相同,并用JNK的激活剂PolyphyllinⅠ和Anisomycin讨论得出淫羊藿次苷Ⅱ能够通过JNK-MMP2/9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