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是决定和衡量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国内外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它作出了纷繁复杂的界定和阐释。心理健康标准更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基点”和“难点”。由于人类心理规律和科学分类还处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之中,迄今为止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心理健康标准仍未能制订出来。尽管如此,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还是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达百种的心理健康标准。通过对众多心理健康标准的考察后不难发现,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一片繁荣景象中,却存在着多种分歧及不足:一方面,心理健康标准及理论成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实践工作者面对这些含糊、空洞、抽象和繁琐的心理健康标准却感到难以把握,更不必说用它们指导心理健康宣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开展心理健康评估等实际工作了。针对国内外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混乱状态,本文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新范式——整合研究范式,并指出该研究范式是使心理健康标准研究走出混乱局面的最佳途径之一,是对现代心理学主流发展趋势的必然回应。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当在研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研究参与者和研究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整合。为了验证和示例此范式,本文构思、设计和实施了扬州市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在量化研究方面,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考察了多种类型学校的高二学生对专家类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和认同;在质的研究方面,通过焦点团体座谈会的方式,深入探查了高二学生阐述心理健康标准的特征和侧重点。最后,制订了整合式扬州市高二学生心理健康的6条标准:1、意志品质健全;2、情绪稳定,心态平衡,乐观向上;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有主见、有个性,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4、与人平等、友好、和谐相处;5、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6、生活有理想、有追求,品行良好。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为相关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经验积累和参照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