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20%唑胺菌酯EC、20%氟菌螨酯SC、20%丁香菌酯SC、20%唑菌酯SC、20%SYP-3998SC等五种候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杀菌剂在黄瓜体内的内吸传导性、对黄瓜霜霉病菌的作用方式、持效期、田间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的抗性风险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药剂灌根、叶片喷雾等方法探明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在黄瓜植株体内有一定的内吸传导性,在向顶、向基、横向及跨层传导中,以跨层传导作用较为明显,五种候选杀菌剂中以唑胺菌酯的效果最为突出。2、通过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叶碟喷雾法、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分别测定五种候选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治疗效果及持效期,并采用离体叶片法、叶碟法测定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铲除作用,结果表明:五种候选杀菌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及铲除作用。其中唑胺菌酯的作用方式及持效期最为突出,该药持效期可达10d。采用凹玻片法测定发现唑胺菌酯能抑制游动孢子的释放以及芽管的伸长。3、采用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叶片喷雾法测定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和20%SYP-3399 SC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防效,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测定这五种候选strobilurin杀菌剂及20%SYP-3399SC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0%SYP-3399SC、20%唑菌胺酯EC、20%唑菌酯SC对黄瓜霜霉病防效较为突出。在田间试验中,20%唑菌胺酯EC、20%唑菌酯SC以50、100、150g a.i./hm~2及20%SYP-3399SC以900、600、300g a.i./hm~2的剂量喷施叶面4次7d后的防效分别为70.23%~82.84%、69.06%~80.26%、70.01%~84.00%。20%唑菌胺酯EC 150g a.i./hm~2、20%唑菌酯SC 150g a.i./hm~2、20%SYP-3399SC900 g a.i./hm~2的防效与25%嘧菌酯SC(阿米西达)100g a.i./hm~2、72%霜脲氰·锰锌WP(克露) 1440g a.i./hm~2的防效相当,显著高于68%金甲霜灵·锰锌WG(金雷多米尔锰锌)675g a.i./hm~2、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100g a.i./hm~2的防效。六种候选杀菌剂在4次用药后14d的防效明显降低。建议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前或之初,喷施20%SYP-3399SC(900g a.i./hm~2)、20%唑胺菌酯EC(150g a.i./hm~2)、20%唑菌酯SC(150 g a.i./hm~2),施药液量900L/hm~2,施药次数控制在2—4次,间隔期7—10d,提倡将20%SYP-3399SC、20%唑胺菌酯EC、20%唑菌酯SC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烯酰吗啉、霜脲氰)交替使用。4、采用叶碟漂浮法测定采自山东、河北、辽宁等3省的黄瓜霜霉病菌的不同菌株对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最为敏感。101个菌株中,对唑胺菌酯敏感、低抗、中抗、高抗菌株分别占13.86%、28.71%、48.51%、8.91%。5、室内药剂驯化试验获得了黄瓜霜霉病菌对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抗性突变体,根据获得抗药性突变体的难易、抗药突变菌株与其亲本菌株的适合度和竞争力比较,推断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氟菌螨酯、SYP-3998、唑菌酯、丁香菌酯等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存在抗性风险,但风险明显低于对嘧菌酯的抗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