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探讨古今名医“瘀热”相关病案中的瘀热病机辨识依据、瘀热病机表述特点及其用药规律,以此反证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新论的创新性。2、研究方法(1)病案选取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国知网”和国内出版名医病案专著为文献来源,以“瘀热”、“凉血化瘀”、“犀角地黄汤”等为检索词,结合专家经验制定瘀热病案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总计收集瘀热相关病案980例,其中,自金元时期至清末民初病案123例,涉及古代医家40人(包括王孟英、曹颖甫、叶天士、王旭高等);自建国以来至公元2012年病案857例,涉及现代医家336人。(2)病案数据挖掘分析方法:首先对全部病案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建立瘀热病案信息数据库;除运用频数分析等一般数学统计方法外,主要运用由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邓柯教授提出的“主题词典模型关联模块识别”新方法对病案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人机结合,以人为主”,从瘀热病机相关证候、病机表述方法、治则表述方法、选方用药规律四个方面,分别探讨瘀热病机相关信息特征。3、研究结果(1)一般信息:在数据库收录的980例瘀热相关病案中,有性别记载的906例(占92.4%),其中男性448例(占49.4%),女性458例(占50.6%);有明确年龄数值记载的827例(占84.3%),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93岁,其中年龄分布在21-40岁的较为多见,累积频率为36.2%。(2)涉及疾病分布情况:980例病案涉及临床多种疾病,其中,398例(占40.6%)有中医病名者共涉及疾病159种,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衄、黄疸、崩漏、鼻衄、血证、痹证、蓄血等(>2%);549例(占56.0%)有西医病名者共涉及疾病277种,由高到低依次为过敏性紫癜、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衰竭、紫癜性肾炎等(>2%),其中,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累积频率达36.6%。(3)证候分布:980例病案共整理出临床证候1708种,其中出现频率达10%以上的临床证候依次为:舌红、发热、大便干、腹痛、口干、口渴、烦躁、小便黄、苔薄黄、大便秘、腹胀、乏力、皮肤紫癜;依据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瘀热临床证候主要表现种类进行分类后,疼痛、发热、神志、出血、皮肤各类证候频数均大于300。(4)病机表述方法:980例病案有明确病机表述的有851例(占86.8%),其中:①明确表述为“瘀热”的病案153例,表述方式有146种;②未明确表述为“瘀热”的病案698例,表述方式有646种;③病机证素:病位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血分(19.5%)、肝(15.4%)、经络(14.9%)、营分(14.2%)、肾(7.4%)、心(7.3%);病理因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热(75.1%)、瘀(38.2%)、毒(22.2%)、虚(19.5%)、血热(19.5%)、湿(18.7%)、瘀热(17.9%)。(5)治则表述方法:有明确治则表述的有794例(占81.0%),将其拆分为最小单元后得到治法414种;其中,分布频率在48%以上的主要治法依次为凉血、清热、化瘀(活血、祛瘀),分布频率在5%以上的常用治法配伍依次为解毒、养阴(滋阴)、利湿(化湿、祛湿)、止血、清营(凉营)、益气、泄热(泻火、泻热)、通络;运用“主题词典模型关联模块识别”方法得出的治疗复法为“凉血化瘀,清热解毒”。(6)治疗药物分布:980例病案中共涉及药物685味,分布频率在20%以上的药物依次为丹皮、生地、赤芍、犀角(水牛角)、大黄、桃仁、甘草、连翘、当归、黄芩、银花;从药物功效分析,最为常用的药物种类为清热凉血药,分布频率达23.0%,多配伍补虚药、活血药、止血药、利湿药等,分布频率均大于5%。(7)常用方剂:运用“主题词典模型关联模块识别”方法提取出常用方剂,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下瘀血汤、清瘟败毒饮、血府逐瘀汤、大黄牡丹汤、五味消毒饮、复元活血汤等具清热、活血、凉血、下瘀功效之方剂为主,兼有三妙丸、葛根芩连汤、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消风散、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祛湿、解表清里、理气、和解、滋阴、养血、治风之剂。4、研究结论(1)古今名医对于“瘀热”病机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通过“以效测机”发现,即使是从用药而言明确从“瘀热”论治的病案,其病机与治则的表述也多不统一。(2)瘀热相搏证疾病分布广泛,常见临床证候为舌红、发热、大便干、腹痛、口干,多以“凉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法,临床用药以清热凉血药物为主,与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瘀热互结可见于临床多种疾病,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法相符,而“瘀热”临床证候表现因病而异,在病案中均有所体现。(3)瘀热病机的辨识可结合辨病,病位多在营血分、肝、经络、肾,常兼夹、复合火毒炽盛、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等病机,这与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瘀热病位深在营血、脉络,涉及肝、肾、心等脏,并常与其他病理因素兼夹、转化的瘀热病机新理论符合。本研究表明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是对古人瘀热概念及散在应用的经验传承,是在大量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符合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