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已有研究表明钢板剪力墙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抗侧力构件,通常钢板剪力墙在抵抗侧力过程中钢板会发生面外屈曲。针对这一特性,有学者提出了混凝土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利用混凝土盖板限制钢板的面外屈曲。由于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具有明显脆性的材料,在对钢板剪力墙施加循环荷载过程中混凝土盖板往往很容易出现裂缝,并且混凝土盖板制作过程中扬尘较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钢木组合结构——两边连接木盖板约束防屈曲钢板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研究表明钢板剪力墙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抗侧力构件,通常钢板剪力墙在抵抗侧力过程中钢板会发生面外屈曲。针对这一特性,有学者提出了混凝土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利用混凝土盖板限制钢板的面外屈曲。由于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具有明显脆性的材料,在对钢板剪力墙施加循环荷载过程中混凝土盖板往往很容易出现裂缝,并且混凝土盖板制作过程中扬尘较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钢木组合结构——两边连接木盖板约束防屈曲钢板剪力墙,这种组合结构利用可循环再生、绿色环保的木材代替混凝土材料。目前还未见该组合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该组合结构的抗侧力性能,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的计算。通过对比1个两边连接木盖板约束防屈曲钢板剪力墙试件和1个对照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其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木盖板能够有效地抑制薄钢板的面外屈曲,降低因薄钢板鼓曲产生的响声,并且试验结束后拆除钢板两侧的木盖板后发现木盖板能够保持一个完整的状态;根据试验结果,木盖板能有效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试件的刚度,无木盖板的对比试件的正向峰值荷载为144.8k N,反向峰值荷载为150.5k N,初始刚度为13.45 k N/mm,最大刚度为22.41 k N/mm,有木盖板的试件正向峰值荷载为239.9k N,反向峰值荷载为228.8k N,初始刚度为24.20k N/mm,最大刚度为34.32k N/mm,增设木盖板后,正向峰值荷载和反向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65.68%和52.03%,初始刚度和最大刚度分别提高了79.93%和53.15%。为了研究试件的受力机理,利用ABAQUS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试验结果证明该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随后利用该模型对试件进行了参数扩展。文中分别以两边连接木盖板约束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的薄钢板厚度、木盖板厚度和螺栓排布为参数对试验进行扩展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钢板厚度是决定试件承载力和刚度的重要参数,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均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木盖板厚度在达到可以抑制薄钢板的面外屈曲后,对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无影响;减小螺栓排布间距,试件的承载力有较小幅度的减少,试件的刚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其他文献
2021年9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要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作为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基础工作之一,研究成果众多,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行政等级较高、经济较发达的古代都城或东部城市,对于行政等级较低的中西部县城空间形态研究较少。本文研究对象西乡县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由三国时期的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住区公服设施配套是影响住区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白云鄂博矿区这样特殊的工矿型区域来说长期致力于发展产业经济,对区域造成了诸多问题,比如:对人居环境的破坏,城市发展不平衡,公服设施配套不均衡,老旧住区设施缺失等现象。矿区住区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决定矿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直接因素。因此提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历史节点对扶贫题材电影进行梳理和解读并对其总体影像呈现进行概括,揭示现代化进程背景下扶贫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与国家意识形态表达之间的互动,可以给当下同类型电影的创作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叙事范式,更好地发挥电影承载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功能。论文第一章主要是结合政策上的“扶贫”概念,联系电影的叙事内容对扶贫题材电影的概念作出广义和狭义上的界定,并在此
历史城池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动态过程记录着一个地区与历史的发展兴衰,是研究社会文化的重要遗存。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处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是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接地带,胡服骑射的推行、北魏王朝的开创、元太宗窝阔台的点兵作战以及清代旅蒙商的驼队,都曾发生于此。因其特殊的区位环境和丰富的历史背景,使得城池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本文以“乌兰察布市现行政区范围”为
授权审批是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财务审核则是审批环节中重要的一环。集团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已大幅提高财务审核效率,但依然与各公司各部门对业务开展的快速反应及日益增长的审核效率需求存在矛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审核平台的搭建成为探索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W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审核业务的范围、内容和特征,梳理其原审核操作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型智能化审核模式的搭建及优势,并指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体现出更重要的价值。在改善和提升内蒙古农村牧区生活环境的行动中,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本文聚焦内蒙古地区15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引入人居环境理论、人文生态理论及区域历史地理学,对内蒙古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宏观到中微观的分析,通过归纳总结内蒙古传统村落空间特征,试图探索传统村落空间优化发展的新思路。具体研究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本文依托内蒙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由于城市空间有限,地铁盾构隧道无法避免穿越建(构)筑物,一种地铁穿越类型-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在某市得到实践与应用;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是关于盾构下穿施工与既有铁路列车运行的动态相互影响系统,因此,铁路对沉降变形控制要比一般建(构)筑物要求更严格、苟刻。因此,本文以某市地铁1号线下穿既有铁路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地铁盾构下穿施工引起
内蒙古沿黄地区由黄河、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山脉等组成了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区,阴山、黄河组成了其生态环境的分界线。历史上朝代疆域不断变化,各民族相互交融,结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种种联系,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开发的地区。这一地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并留下了宏伟的物质标志——城池。通过调研整理发现这一地区有
黄河是我国第二万里巨川,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朝历代,河流水系都是城市起源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随着研究区域历史城池基础资料的完善,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内蒙古沿黄地区的四市行政区为研究范围,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及巴彦淖尔市,研究范围内,战国至清共计298个历史城池,本文选取相关河流水系沿线的(23河2湖)144个城池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内蒙古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