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企业的污水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才能够达标排放,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印染污泥。近年来印染行业已迅速发展为我国支柱产业,印染污泥的产量也逐年增加。印染污泥的的污染特性与印染废水的种类、处理工艺等密切相关。印染废水性质的多样化导致印染污泥水质十分复杂,这使得印染污泥的处理处置十分困难。因此,为印染污泥寻求有效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方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寻求污泥资源化的途径之前,研究不同印染污泥的性质以及其污染特征同样重要。目前国内外缺乏系统、全面的对印染污泥污染特性的研究,印染污泥性质波动大,如果不对其基本性质以及污染特性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将不利于印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本论文以广东省9个不同印染厂家的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印染污泥的含水率、有机物含量、元素分析、热值分析等物理化学性质。应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印染污泥中六种重金属元素Cd, Cr、Ni、Cu、Zn、Pb的总量,采用重金属形态分析中的三步连续提取法(BCR法)对印染污泥中Cd、Cr、Ni、Cu、 Zn、Pb的化学形态进行逐级提取。最后采用PCA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重金属污染水平印染污泥的性质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全面了解印染污泥性质后,由于污泥中的含碳量较高,而制备活性炭是一种产品附加值高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本研究中采用印染污泥与木屑混合为原料,以NaOH为活化剂,碳化-活化工艺制备活性炭。实验采用单因素法对污泥木屑混合比、前处理工艺条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升温速率、活化剂配比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原有优化基础上,采用相应曲面法对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基质比三个因素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建立了相应的二次方程。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产品,采用扫描电镜法分析其表面特征,并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ASAP-2020通过N2的吸附实验对泥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产品炭对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对吸附过程,采用热力学方程与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并研究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如下:印染污水厂的污泥有机物含量要低于普通市政污水厂的污泥,含水率和热值也略低于市政污水厂污泥,内含大量无机絮凝剂。生化-混凝工艺的污泥有机物含量为50%,要高于混凝-生化工艺污泥的30%。印染污泥中重金属浓度排序为Zn>Cu>Ni>Cr>Cd>Pb。其中样品S4中的Cd,样品S3和S1中的Ni超过了我国GB18918-2002中规定的污泥重金属准许排放浓度。印染污泥中重金属形态波动很大,按其生物可利用性排序如下:Zn>Cu>Cr>Pb>Cd。印染的Ni广泛分布于四种重金属形态中,比其他污泥中Ni的赋存形态更为稳定。印染污泥能被NaOH制备成为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在最优条件为污泥木屑比1:1,氮气流量500mL/min,活化温度739℃,升温速率6.59℃/min,NaOH基质比为2.51的条件下能制备出比表面积为1617.70m2/g、碘吸附值为1518.89mg/g的活性炭,高于商品炭的400-1500m2/g。灰分在活性炭中呈惰性物质存在,制备时应尽量减少灰分含量。基质的研磨与印染污泥的粒径大小对活性炭性能影响不大。印染污泥对刚果红的实验饱和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为吸热过程,最高可达到31.9mg/g,印染污泥/木屑活性炭对刚果红的吸附为吸热过程。热力学吸附图线形状较符合吸附等温线中的Ⅰ型吸附等温线,能很好的与Langmuir方程模型方程拟合。修正准一级线性拟合方程对产品炭吸附刚果红过程的拟合程度最高内粒传质阻力在产品炭对刚果的吸附阶段占主导作用,刚果红在本研究的产品炭中的吸附过程是物理过程,不伴随化学反应的发生。